(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胡杨
A股已有4家上市银行公布半年度业绩快报,包括杭州银行、宁波银行、齐鲁银行和常熟银行。《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身处高景气度的江浙地区,几家地方性银行对公贷款投放动能显著,备受关注的息差降幅也有所收窄,表现出了较强的经营韧性。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认为,继续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就银行股而言,投资主线倾向于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以及具备高股息稳健逻辑的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
对公贷款投放动能强
从资产端来看,4家上市银行规模稳步扩张。截至今年6月末,杭州银行总资产2.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宁波银行总资产3.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4%;齐鲁银行资产总额7513.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6%;常熟银行总资产4012.51亿元,较年初增长9.46%。
就结构而言,对公贷款是主要发力方向,几家银行所在区域内的政信类、制造业信贷需求相对旺盛。以齐鲁银行为例,信达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晓辉表示,齐鲁银行扩表稳步增长,主要是其夯实对公业务战略支柱作用,深化头部客户拓展,建立省属国企、头雁企业、民营百强企业等重点客户清单,壮大腰部客户规模,丰富产品支撑,加大信贷供给。在山东省“走在前、挑大梁”的经济发展浪潮之下,齐鲁银行深耕济南本地及周边地区,不断完善对战略性新兴行业、制造业、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2024年新设菏泽、淄博两家分行,规模扩张有望稳中有升。
对公贷款投放动能强劲是共性特征之一。宁波银行近期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近年来,该行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聚焦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民生消费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和支持力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准,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实现贷款规模稳步增长。下阶段,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宁波银行将持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有效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净息差或趋于平稳
息差走势依旧备受关注。齐鲁银行在业绩快报中特别提到“净息差企稳回升”,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82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利息净收入49.98亿元,同比增长13.57%。
再看其他银行——今年1-6月,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9%;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1%;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0%。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面临信贷需求不足、债券市场波动加大的环境,常熟银行降低高成本的长期限存款揽存力度,积极引导客户缩短存款期限,同时加强财富管理营销,以寻求资产负债平衡的同时降低存款成本,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考虑到该行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高,加上积极优化新增存款结构,判断存款成本的下降或能有效对冲贷款收益率下行,净息差或趋于平稳。
净息差收窄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大势所趋,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忻怡建议,上市银行应着力优化营收,例如做强金融市场业务,灵活配置债券、基金资管等产品,提升投资收入。与此同时,也要动态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持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主动研判风险,并借助数字化、智能化风控手段加大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严控新增风险,减少贷款损失对利润侵蚀等。
现阶段,呵护息差稳定已成为银行体系健康运转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两度提及银行经营压力特别是息差压力,并给出“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要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等明确表述。
在这种背景下,相关测算显示,2025年银行要想维持最基本的可持续经营(满足四大约束条件),息差底线在0.67%;且综合考虑资产负债两端已知因素,预计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下降约10个基点至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