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暴雨!抗汛分秒必争
连日来,北京、河北等地普降大雨,引发山洪等灾害,部分区域通信受损。面对汛情,通信人不畏艰难,第一时间挺进灾区一线抢险救援。肩扛手提、徒步进山……退服基站恢复运行,信号重新亮起,一个个报平安电话从灾区打出,通信人再次展现了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和坚守。
“空降兵”飞抵灾区
7月30日上午10时,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一支由7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应急抢修突击队,携带14台天通猫、90个充电宝等关键应急设备,抵达穆家峪通用机场,迅速完成装备调试。
他们搭乘政府救援直升机,执行一项特殊且艰巨的任务——以“空投”方式进入冯家峪镇,抢通当地通信信号。
14时38分,第一名队员成功“空投”至西白莲峪。抢修队队员一下飞机立即展开作业,打开天通猫,连接卫星信号,调测终端设备。短短数分钟内,应急通信网络已建立好,村民的手机屏幕上终于跳出了信号。
一条条捷报从深山中传来,“空降兵”所到之处,信号迅速点亮,冯家峪与外界沟通的通信“生命线”也随之打通。
每抵达一个村庄,抢修队员手把手教村民使用天通猫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不管是电信用户还是移动、联通用户均可使用。
目前,密云冯家峪下辖的西白莲峪、朱家峪、下营、白马关、番字牌、石湖根、北栅子、西仓峪、前火石岭等被“空投”的9个村信号全部通了!
在北京密云,中国电信已累计派出应急抢险队伍5支共62人,投入应急通信车3辆、天通猫18部、卫星电话4部、卫星背包8个。
无人机驰援山区
面对汛情,北京移动全力做好北京市极端强降雨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截至7月31日8时,北京移动累计出动保障人员1400多人次、抢修车辆500多台次、应急通信车27辆、卫星背包近百个、卫星电话130多部,从全国16个单位调配无人机、应急通信车和应急背包进行支援,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目前已抢通基站100多个,抢通受损光缆两条,已修复72公里,恢复通信的行政村107个。
截至7月30日,北京移动共起降无人机9架次,恢复密云冯家峪镇下营村、怀柔琉璃庙镇白河北村、平谷镇罗营镇张家台村等33个通信受阻最严重区域的通信,让受灾群众报平安,目前已为近5000名用户提供语音通话5000多次,发送短信近5600条。
此外,北京移动重点监控受灾区域17个集中安置点周边基站,通过基站扩容和负荷均衡,满足转移人员通信需求,保障网络感知良好。
面对连发的红色预警,北京联通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调动全公司应急资源,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抢险恢复通信。截至7月29日,累计投入现场保障人员320余人(兄弟省分支援20人)、各类车辆41辆、应急装备77台套(兄弟省分支援38台套),包括卫星基站车10辆、基站车2辆、应急发电车2台,卫星小站28个、卫星电话34部、无人机1架,从现场应急、现场抢修双维度全面对接上级单位的各项防汛工作任务。
北京联通同时推出免催免停保畅通服务:对怀柔、密云、延庆区域的用户提供免停机服务。怀柔、密云、延庆区域北京联通用户在现阶段手机、固话、宽带因欠费未及时缴费,也不会被停机。此外,为保障密云安置区域内用户通信需求,北京联通开通了100G的免费流量,由用户根据需要申请领取。
突击队重建信息通道
在河北,7月26日,燕山腹地遭遇历史极值降雨,滦平县红旗镇因水库泄洪导致河道改道,264个通信基站失联,17处光缆被洪水吞没,灾区瞬间成为“信息孤岛”。面对严峻考验,中国电信河北承德、唐山、秦皇岛三地分公司以“汛”为令,展开了一场跨区域、高技术的通信保卫战。
18时,滦平县网络告警红灯频闪,承德电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67名抢修人员、16辆抢修车、3辆应急通信车奔赴灾区,11部卫星电话同步完成测试。
27日凌晨,唐山电信接到“滦平红旗镇光缆中断,需紧急支援”的求援信号后,迅速组建防汛突击队,携带卫星应急车、2套单兵背包站星夜驰援。队伍跨越180公里山路,在暴雨中连续行驶6小时,于10时准时抵达灾区,为12个行政村重建信息通道。
28日,秦皇岛电信火速集结9人突击队,凌晨1时从驻地出发,携带新型便携式基站设备驰援滦平,现场利用便携式背包基站,在30分钟内为周边6个自然村构建起临时通信网络。
免费提供北斗短信服务
面对汛情,河北移动统筹资源、科学调度,全力抢通受损通信设施。在保定市易县管头镇南管头村,跨河光缆被冲断。7月25日上午,河北移动保定分公司网络抢修人员利用暴雨间隙,采用无人机跨河布缆方式,仅用15分钟就成功完成了光缆布放。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下伙房乡河道沿线杆路、光缆被冲毁,周边网络信号受阻。河北移动承德分公司网络抢修队伍紧随消防人员沿路挺进,甚至调用铲车开路,顶着暴雨抢通光缆,先后恢复两地网络信号。同时,为全力保障受灾群众通信需求,河北移动启动应急服务预案,对受暴雨影响的围场、丰宁、隆化等县区用户,实施“免停机、缓催费”服务,确保用户通信畅通。
此外,河北移动为河北用户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北斗短信服务(发送30条,接收无限制),可在无网络信号时,于户外空旷地带通过支持北斗短信功能的手机收发应急短信,帮助用户在紧急时刻向家人报平安。
7月28日,承德滦平县南台子西沟村因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当地光缆受损、基站中断。河北联通立即组织15人抢修队伍,分两组开展光缆线路抢修,并配备1辆应急通信保障车、3个背包基站、2部卫星电话、2台发电机等设备物资进行应急通信保障,率先在马营子乡政府临时指挥所旁开通便携式卫星背包基站,实现对外联络。
在保定,特大暴雨引发停电和基站故障,其中不少涉水通信线路损毁,无人机跨河送缆成为抢修的重要方式。易水河边,河北联通抢修人员采用无人机进行吊线作业,将一条长80米的主线缆拉到河对岸去。在此次汛情严重的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地,河北联通还为保障人员配备14套高通量卫星背包基站,第一时间深入信号中断区域进行应急保障。
在“看不见”的防汛一线,河北联通借助AI、5G、数字孪生技术,基于联通大数据分析能力,构建了风险区人员动态分析框架及多类业务模型,实现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的转变,为防汛减灾、人员转移安置、精准救援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目前,平台服务12余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4000余万,实现人口热力全天候每小时监控。
(刘刚 孙轶梅 王欢 武斐 周硕 耿建训)
“竹节草”登陆!筑牢抗台风“通信堤坝”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于7月30日登陆,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积极应对强风雨天气。面对台风,信息通信业打通灾前预防、灾中抢修、灾后恢复的全流程保障,排查重点区域、实时监测预警、抢修受损设备,全力筑牢抗台风“通信堤坝”。
强化监测预警 力量前置部署
面对台风带来的严峻挑战,浙江电信迅速行动,目前,浙江电信累计排查重要机房和低洼站点112个、楼面基站186个、重要线路1578公里,发现并整改隐患6个,加固通信设施21处,为迎战台风筑牢坚实基础。
自浙江省防指7月28日12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响应以来,浙江电信第一时间响应,召开防台风专题部署会,全面落实领导带班和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全省云网条线分管领导、负责人响应结束前属地值守。依托“天目”保障系统加强全网实时监测预警,强化重点区域应急队伍备勤,预置充足的应急通信装备及物资,并协调相邻地市做好跨域支援准备,形成全省“一盘棋”的保障合力。
截至7月31日7时,浙江电信累计出动应急人员1231人次、应急保障车476辆次、发电油机13台次,发送预警短信1048万条,科学调配卫星背包基站10套、卫星电话60部、应急通信车3辆。截至发稿前,浙江省电信网络整体运行平稳,因灾退服基站、受损光缆已全面恢复。
组建队伍 奔赴救灾一线
台风“竹节草”登陆后,舟山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浙江移动舟山分公司于29日16时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打通灾前预防、灾中抢修、灾后恢复的全流程保障。提前预埋油机,紧急增调70kVA油机车,自主创新组装应急式OLT设备强化家集客业务应急保障;完成低洼站点、岛际微波线路、塔桅及美化天线、海缆登陆点等隐患排查整治。
在宁波象山县,3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应急抢修队,调配抢修车辆及专业设备赶赴受灾一线。在台风影响严重的区域,抢修人员冒着狂风暴雨,涉水抢修受损设备,及时更换故障组件恢复通信。
在绍兴新昌县,城南片区电力中断,双彩黄金岛高速重保基站因断电退服。浙江移动新昌分公司网络抢修队闻讯而动,在途中遭遇山体塌方阻路,抢修队员毫不迟疑,肩扛百余斤重的燃油发电机进入现场,经抢修通信信号全面恢复。
在嘉兴桐乡,梧桐街道东方红村机房外已是一片汪洋。道路积水成河,水位没过了移动网络抢修人员的膝盖。他们手提抽水机,毅然踏入水中,步行30多分钟奔赴机房开展紧急跳纤工作。
截至发稿时,浙江全省移动网络总体运行平稳,重点保障防汛指挥中心、各级政府等281个场景,累计出动抢修人员1069人次、抢修车辆566辆次,配合政府发送应急短信2475.80万条。
面对台风与海啸的双重威胁,浙江联通全力保障通信网络畅通,已累计出动保障人员699人次、应急保障车辆253台次、油机18台。
舟山已组织20余名保障人员备勤待命,保障人员已携带油机、抢修车辆、油料、备件等各类抢修物资提前进驻主要岛屿。当前,舟山联通在抗击台风的同时同步监控海啸动态。
宁波联通第一时间升级防台风防汛战备状态,严阵以待,确保网络通畅。宁波联通已累计排查重要机房和低洼站点298个、楼面基站112个、塔桅65处、重要杆路(包含一干、二干线路)880公里;整治光缆下垂隐患6段,加固线路杆路8处,整治箱体破损7处,封堵容易进水的地下室光电缆管孔53处,用沙袋加高机房门挡121处,加固光交箱26个,预埋油机35台。
为抗击此次自然灾害,台州联通提前启动防台风防汛应急机制,落实防前隐患巡检,组织专业团队对全市网络设施展开地毯式巡检,重点关注低洼易淹区域、存在漏水隐患的站点机房,以及沿海高风险地带,提前做好准备。
目前,浙江全省联通核心网、数据网、传输网等主要网络运行正常。浙江联通已全面部署通信保障防御工作,快速响应排查,各重点地市网络线路、各中心维护人员全员在岗,调度中心7×24小时现场值班。浙江联通将密切监控“竹节草”及海啸波动向,强化各方力量协同联动,全力做好通信保障工作。
全面排查值守 保障设施稳定
7月29日起,台风“竹节草”对上海的影响逐步加大。
上海移动高效开展网络隐患排查与加固工作,于台风到来之前完成352个重要机房、210个低洼站点、379个重要天面的全面排查。台风影响申城期间,上海移动严格执行7×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提前部署全市109支抢修队伍(无线、线路、宽带)1885人全天候待命;部署应急车辆149辆(包括应急发电车37辆、便携式油机77台等),另配备卫星电话6部、储备水泵174台、储备光缆约200皮长公里,局楼储备油料超过200吨等,全方位应对可能出现的汛情。
在一线服务窗口,上海移动营业厅全面落实防汛防台风措施,为营业厅正常营业做好安全防护。此外,“数字员工”加入防汛工作。上海移动奉贤分公司在数字家园项目的基础上,于运河北路经发广场门口、韩村路、南桥老街内部道路等易积水的雨水井、雨水箅子上安装基于NB-IoT的预警液位仪和流量测速装置,并设置1.5米井深水位和流速骤停等异常情况的预警。7月30日4时和7时,雨水井液位两次急剧上升至1.66米(尚余34cm井深空间),系统自动发出预警短信,运维人员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对井内水位采取抽水预降措施,同步清理周边流速异常的雨水箅子和截污挂篮,有效避免积水。
为应对台风“竹节草”,上海铁塔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7月30日中午同步启动全市防汛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截至30日17时,累计出动保障人员369人次、应急车辆178辆次、发电油机256台次,全力保障全市通信基础设施安全稳定。
上海铁塔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7×24小时值班制度,并在台风登陆前完成对全市仓库及13个代维驻点的全面排查整治,确保物资储备充足、风险隐患清零;组织力量对沿海、低洼等重点区域的铁塔设施展开拉网式排查,着重检查塔基稳固性、拉线张力等关键指标,实施防风加固,切实提升铁塔整体抗风能力;充分运用智能运维助力通信保障,通过运维后台和监控画面精准定位故障站点位置,快速上站完成应急抢险。7月30日11时,奉贤区一基站出现水浸告警,上海铁塔一线抢修人员20分钟内迅速赶往现场,经故障排查、紧急抢修后,告警得以解除。
此外,上海铁塔利用中高点位资源的铁塔视联产品,为水务、应急、气象、住建等部门累计提供822路视联点位,赋能全市防汛防台风应急指挥调度。
(顾瑾 陈珊 王啸涛 陆为 叶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