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新闻记者 万晓霞
赣江的风拂过滕王阁的飞檐,学子沉醉的镜头里,英雄城的历史脉动与青春光影热烈相拥。7月28日,第八届“青春影像”青少年微电影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总结分享会在南昌启幕,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创作者们,他们以绳金塔的铜铃为镜头前景,用光影捕捉千年商埠的新韵;于万寿宫的烟火气里,感受南昌时代跃迁的呼吸,在飞扬的青春中实现与英雄城的双向奔赴。
英雄城的温暖底色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朝阳商圈南昌大悦城……连日来,一群手持摄像设备的年轻人穿梭其间,用镜头捕捉着城市跳动的脉搏。
当晨光初染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黛瓦, 竹椅围坐的老茶客,谈笑风生间茶香氤氲——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赵祎楠的镜头已在此守候。街角老师傅手中糖丝流转,晶莹剔透如时光凝结;创意小店前,传统与潮流碰撞出青春的火花……这份热气腾腾的市井烟火气,正是赵祎楠镜头中南昌最动人的底色:“这是南昌最接地气、最暖人心的烟火气。”
一碗瓦罐汤升腾的热气,一盘拌粉的爽滑筋道,一次老板与熟客间热闹的寒暄……舌尖上的日常,被赵祎楠的镜头赋予了特殊意义。对他而言,这是他与英雄城的第二次深度相遇。镜头里定格的不仅是画面,更是鲜活的“城市记忆”,让他萌生扎根红土地的想法:“我期待成为‘天下英雄城’建设队伍中的一员,与南昌共同成长。”
古色红色相辉映
用镜头为笔,光影为墨。滕王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等场馆里,有南昌的红色、古色记忆,也有新时代南昌发展的新篇章。
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李美景将目光投向南昌的千年文脉与红色根脉,在晨光暮色间变换机位。“滕王阁巍然矗立赣江之滨,飞檐翘角划破长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随江风扑面而来,太美了。”李美景用镜头精准捕捉着飞檐的曲线、砖瓦的肌理,她说:“南昌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潮流,宜古宜今。”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巨型雕塑与猎猎军旗无声诉说着惊雷往事。李美景用镜头记录下参观者庄重的神情、革命场景复原的震撼、珍贵文物的历史印记。“这里就是南昌‘英雄城’底色最生动的注脚。”她感叹,“红色基因在这里定格,让人触摸到这座城市热血的过去。”
感受城市新活力
夜幕低垂,位于西湖区的九洲公园,九洲桥下运动空间,万紫滩、千红滩天然泳场展现出另一种生机。镜头流转,南昌夜晚的“鲜活感”让学子们情有独钟。
九洲桥下,间隔的运动“格子”里灯火通明,打动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韦伊的并非场馆里的现代设施,而是市民展现出的活力:挥汗如雨的跑者、悠闲散步的家人……这种自得其乐、真实互动的图景,构成一幅极具生命力的城市画卷。
“在这个被智能手机深度渗透的时代,这种面对面的、基于身体直接参与的群体性活动尤为珍贵。”她思考着镜头背后的深意,“南昌的夜晚,充满了未被完全‘数字化’的、有温度的生活本真。”这动人的“南昌瞬间”,让她透过镜头看到了科技洪流中人们对现实联结的深切渴望。此次体验与新“南昌10条”人才政策的诚意,让她对留昌发展充满向往:“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在英雄城用我的镜头和创意,记录并参与未来全新的‘南昌瞬间’。”
从万寿宫升腾的烟火气,到滕王阁沉淀的千年文脉;从八一馆淬炼的红色基因,到九洲桥下跃动的都市活力——学子们的镜头如一个个青春万花筒,折射出英雄城南昌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底蕴。
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数千部微电影与短视频、微短剧剧本汇聚南昌,青年创作者用镜头深情触摸英雄城的肌理,这已不仅是一次光影艺术的聚会,更是青春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学子们镜头下的一帧帧画面,如涓涓细流汇入江河,终将奔涌成传播南昌故事、展现英雄城崭新风貌的澎湃浪潮。
上一篇:铜川多措并举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下一篇:地铁东四站“最近”出入口昨天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