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排练的是舞蹈《太阳之子》,灵感源自彝族文化中对太阳的崇拜。26名听障学生的动作整齐划一,每一个姿势都仿佛在讲述彝族文化中关于火焰与太阳的传说。西昌特教学校副校长刘玲君说:“我们希望通过舞蹈,让观众感受到彝族文化魅力的同时,让这些孩子找到身份认同。”
对于听障学生而言,舞蹈排练的最大挑战在于默契的养成。由于孩子们无法通过听觉感知音乐节奏,指导老师们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触觉训练法”——他们让学生用手心触摸地板或音响的震动,感受节拍的脉动;通过老师拍打肩膀的力度变化,理解节奏的快慢。
在排练厅的镜子前,学生们不仅要观察队形的变化,还要保持动作的同步。为了攻克整齐度的难关,他们通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听障学生们用眼神交流、用身体感知,彼此间建立起一种无声的默契。
“有网友误以为他们是专业的歌舞团,我把这些评论给孩子们看,他们激动得眼眶都红了。”刘玲君说,他们拉着老师的手,激动地比划手语:“我们做到了和正常人一样棒!”这句话让所有指导老师热泪盈眶。
上一篇:泰国军方与马来西亚武装部队总司令会面,讨论泰柬边境局势
下一篇:欧股涨多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