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好“粮头”与“食尾”
创始人
2025-07-31 06:52:13
0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胡海林

曾有一家大型食品企业落子辽宁,在原料采购时遇到麻烦:企业所需的鱼糜、精米粉这两种精深加工原料无法本地购买,只能从湖北、江苏等地采购,每年多花运费数百万元。东北淡水鱼资源丰富,更是国内大米主要粮仓,却不能生产这两种东西,这让他们甚为不解。

无独有偶,辽宁每年种植高粱上百万亩,由于本土的酿酒、酿醋等酿造企业消化不了前端产能,不少高粱原料流向四川、安徽等地的酿酒企业。虽然也是优粮优价,但高收益部分却不得不“拱手相让”。

将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商品,关键在于技术。我省农产品深加工整体技术水平较为薄弱,一方面在于不少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也很难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在于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装备落后,进而导致不少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滞后。

除了客观上的因素,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资源丰富,只卖“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就可以“温饱”;搞精深加工投入大、缺技术、有风险,不如“土里刨食”稳当……这种想法在不少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家身上或多或少存在。

但是,不进则退终是市场铁律,如果任性在“原”字号、“初”字号上一路狂奔,不寻求解决类似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不高、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融合程度差等具体问题,结果显而易见。另外,丰富的资源优势若无法通过精深加工最大限度转化为经济优势,那么终会慢慢失去主导市场的话语权。

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国家对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各地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指明了方向。

去年10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了《全谷物分类与标示要求》,界定了全谷物与全谷物制品的术语和定义。同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推动粮食节约减损,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

发展全谷物产业,成为粮食精深加工的新“风口”。于朱碌科镇乃至辽宁全域而言,在粮食产业谋升级时主动对接新方向,加快推出高技术含量、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商品已刻不容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感受科技脉动 触摸“中国智造”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感受科技脉动 触摸“中国智造”2025成都平原经济区青少年科技研学营闭营 本...
如何练就城市的“韧性”筋骨?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如何练就城市的“韧性”筋骨? 专家简介 兰蓓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人口...
单项最高奖励2万元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短视频大赛启动单项最高奖励2万元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14家“头部”医院接入四川省互...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14家“头部”医院接入四川省互联网总医院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
市政协十六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召...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市政协十六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召开曾卿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