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连投5家机器人企业,京东首次公开具身智能雄心
创始人
2025-07-30 19:51:46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吴佳芸

7月30日,RoboScience宣布完成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由京东领投,招商局创投、商汤国香资本跟投,老股东零一创投继续追投,慕石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又是京东。近3个月内,京东已经密集投资了5家机器人企业,堪称大手笔全面进军具身智能领域。互联网大厂的下一个“战场”开打,但路线并不一致,各有侧重。

“现在能说的就是,肯定不会止步于此。”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京东对具身智能的投入和战略性认知是非常长远的,“具体什么时候再宣布下一次投资动向,可能要等投资部门的同事。”

这场采访中,京东首次公开了密集投资背后对具身智能的思考,总结来看,一是,战略性长期投入;二是,具身智能是服务生态的一部分,京东生态会从具身智能的发展上受益;还有第三点,京东对具身智能的看法比较广泛,并非只聚焦在“人形机器人”上,符合“大脑+小脑+IO”。

这种考量,也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有所体现。期间,京东宣布了一系列在AI和具身智能领域的动作,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已经亮相,并与数十家主流机器人品牌达成了合作。“附身智能”是指将大模型接入机器人、AI玩具等终端设备,提供交互对话能力。

此外,京东大模型品牌升级为JoyAI,覆盖3B到750B全尺寸模型;京东云也面向企业推出行业首个100%开源的企业级智能体JoyAgent。

何晓冬表示,京东希望打造开放的机器人生态,做行业的朋友。

说到京东押注具身智能的原因,何晓冬频繁提及“用户体验”,强调机器人需要感受得到用户的需求、指令和体验,并给予回馈。在他看来,机器人处理输入和输出的能力,与用户和世界的交互能力,是具身智能的核心模块之一,也是行业较少关注的模块。换言之,高情商、高智商是具身智能产品待开发的独特价值。

以下为何晓冬分享实录,经编辑:

“肯定不会止步于此”,具身智能投资考量

何晓冬:有些信息可能还在进行中,还没有公布。现在能说的就是肯定不会止步于此。京东对具身智能的投入和我们的战略性认知是非常长远的。

首先,具身智能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赛道,是有战略意义的,我们对它有很大的投入。第二,我们认为它是整个服务生态的一部分,京东整体生态会从中具身智能的发展上受益。

第三,我们对具身智能的看法比较广,更广泛的符合大脑、小脑和输入输出的,我们都可以看作是具身智能,都会对用户带来很大的体验上的提升,反过来帮助京东的整个服务生态。

我们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把整个这个行业发展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具身智能之外,要提出“附身智能”这个新的品牌和平台。

我们对具身智能的观念是比较广的,不只局限在人形机器人。比如说Fuzozo,所有在物理世界能够跟用户交互、还有一定情商智商的,我认为都是我们合作的方向。

此外,京东自己也有应用场景,包括物流、工业,对普通消费者的家庭服务,像家政、金融。有大量的应用场景是我们想做的。

我们想通过附身智能这种合作方式,能够给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力,加快整个行业的发展。

具身智能的三个核心模块与广阔市场空间

何晓冬:如果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具身智能,就是有智能加上物理的机器,两足人形、四足狗或其他形态都行。但如果再定义更加清楚一点的话,我认为具身智能需要三个核心模块:

第一个是有控制运动的小脑,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可以在物理世界行动。第二个是需要一个大脑。光有运动能力还是比较单调的,有了大脑以后,它的可体验性、交互性、感知性就会大很多。

第三个大家说得比较少,但很重要,就是IO(输入输出)交互。具身智能机器人涉及三个体系交互:机器人、世界和用户。用户的命令、需求、体验要能够让机器人感受得到,机器人还能给出回馈。这三个模块构成了具身智能的核心模块。

未来应用场景会非常广阔。我们以前说得比较多的是工业场景,包括京东自己做了很多物流场景。现在我们看到它们已经开始走入生活场景,走进更通用的场景,包括人形机器人、机器狗。

从工业应用走向陪伴、家庭服务,这块空间我认为是比原来会大更多的,可能会大一到两个数量级都不止,对用户的体验是最直接的。

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跟汽车类比,现在每家都有一辆车,以后也许每家都会有一个人形机器人,其他形态的会更多。未来的空间几乎是无限的。

不担心具身智能过热,一旦走入C端就会迅速成熟

何晓冬:公众对机器人技术,包括对AI技术的期望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容易在一个点就引爆。但是真正要落地,比如说走入家庭,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是,机器人要做服务的话,很多手部的操作要解决。虽然手很小,但手的关节很多,关节灵活度比脚高得多。我们看到机器人前滚翻后滚翻各种动作,但是看自由度的话,其实难度还不如一只手。这块是我们要关心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二,大模型本身还没有充分跟机器人结合。比如说空间智能,能不能让机器人进入房间,看一圈就知道谁在什么地方。比如我说把桌上的那个水杯拿过来,他就知道我说的是哪个水杯,能够精准定位。这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我发现任何产业只要开始走入用户以后,特别是C端用户以后,它的迭代速度会非常快。

就像自动驾驶,早期大家有很多讨论,到底是应该先做 L2还是先做 L3?先用模拟数据还是真实数据?最后你看特斯拉先上 L2,然后上那个摄像头,开始大量收集数据。数据上来以后,技术进步这两年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估计机器人可能也会走类似的这个路径。

京东的AI应该做到一流水平

何晓冬:京东对AI有自己独特的战略认知,也有自己独特的打法。所以我们的自我定位是,京东在AI应该做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一方面,我们今天发布的750B大模型,它的效果经我们内部评测,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了。跟国内国外的一些顶级模型进行对比,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同时,我们更关心的是,大模型最后怎么产生闭环的商业价值?去打榜是简单的,我们更想看在京东内部能不能先用起来。内部已经有上千个场景在用我们的大模型。京东内部的政策很开放,各个业务是可以自由选择各种各样的大模型的,包括开源的、闭源的。我们还跟一些企业合作,可以用各种模型,包括ChatGPT。但是90%的业务方都选择了京东自己研发的750B大模型。

机器狗要走入C端宠物大市场,或成为“行走的搜索引擎”

何晓冬:有一次在京东内部的高管培训会上,我就自己溜达的机器狗,一边跟他聊天,一边走了一圈,在整个大会议室。很多高管事后跟我说,他们想买一条自己去溜去,一边走一边溜。你可以想象就是在逛这个公园的时候,或者在外面逛街的时候,一边锻炼身体一边遛狗。

众擎是我们投的企业之一,有一些联合打造的产品也会上架。我们会给他提供更多的人机交互的能力,包括IO(输入输出)和更高层次的、语义层面的视觉和语音能力。然后再把这个高语义层面的视觉、语音转成底层的,比如说小脑的命令,最后转化成关节和躯体的命令。

云深处是很有意思的。早期,他们的四足机器人主要是用来做管道巡检的,做很多年了,很优秀,但整体来说市场并不是特别大。我们聊了之后,发现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可以跟着你走的玩具,一边走一边跟你聊天,变成to C端的机器宠物。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赛道。

以前的宠物更多是偏玩具型的,它的行动能力没有像机器狗那么强。但是加上JoyAI以后,它同时具有足够高的情商和智商跟你沟通交流,听你的命令,还有很强的行动能力,于是适用范围就大了很多。

很多用户表达了很强的兴趣,我们也积极尝试这个赛道。因为养只狗其实也很麻烦,成本也很高,有只高情商的机器狗还是有市场的。

它首先是陪伴,其次是一个知识工具,有点类似于一个可以行走的搜索引擎。未来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行走的平台,比如能帮你取外卖。这个想象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加拿大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遭特朗... 【文/观察者网 王一】据新华社报道,加拿大总理卡尼7月30日发表声明说,加拿大长期以来一直支持“两国...
瑞银:全球银行股迎“黄金窗口”... 瑞银发表研报表示,全球银行业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展现出强劲的投资潜力,尤其是欧洲、英国、日本和巴西等...
中国平安:回应平安银行核心一级... 投资者提问:公司子公司平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已触及红线,作为平安银行的控股股东,有何提升计划,助力平安...
7月31日全国15个重点城市热... 7月31日全国15个重点城市热轧板卷大户日成交量减少  ...
投资者提问:到底什么时候出年报... 投资者提问:到底什么时候出年报,股价现在一跌再跌董秘回答(*ST天茂SZ000627):您好,公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