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讯(李兴华 王德峰)“这170亩地,上半年麦子丰收,刚种的玉米也壮实,村集体的‘钱袋子’算是鼓起来了!”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苗,魏县营南村党支部书记张会喜干劲十足。他口中的这170亩地,正是该县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难题,激活乡村共富密码的关键一招。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魏县部分村经营性收入少,集体经济“薄弱”,制约了乡村振兴步伐。为此,魏县县委强化党建引领,经过深入调研,于2024年推出“百亩田”行动,鼓励各村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所有权性质不变、农业用途不变前提,有序流转整合农户承包经营权,每村连片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党组织成为连接农户、整合资源、推动发展的主心骨。
为破解资金瓶颈,降低经营风险,魏县打出政策“组合拳”:协调金融机构开辟信贷“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前置审批、后置还款,精准解决“第一桶金”问题;协调保险公司量身定制优惠“庄稼保险”,为农业生产系上“安全带”,降低经营风险。
截至目前,“百亩田”行动已覆盖120个村,每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5万元。群众在每亩稳收租金的同时,还通过外出务工、就地就业等获得工资性收入。在该县和顺会村,村民还能享受分红。村民表示:“租金按时拿,村里干活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撂荒地成了‘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