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
最近一段时间,充电宝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的通知》,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于2025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全面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这场由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的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在不少媒体看来不仅是对产品的规范,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重建。网上有评论认为,“充电宝质量安全整治是一场关乎生命与信任的攻坚战”,还有评论指出,市场监管部门从5个方面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构建起了覆盖生产、销售、使用全链条的监管体系,其创新性举措值得关注。
2001年,当深圳某电子厂推出首款商用充电宝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最初仅用于数码相机应急供电的小设备,会在20多年后成为全民必备品。据中国电子商会数据,2024年我国充电宝市场规模突破380亿元,年销量达2.7亿个。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充电宝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亟须戴上质量安全“紧箍咒”。
给充电宝行业戴上质量安全“紧箍咒”,首先就是要确保CCC认证的落地落实,通过强制性认证守好质量安全的大门。市场监管总局此前发布公告,要求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充电宝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此次专项整治,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强化CCC认证监管,对已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产品和生产企业深入开展“回头看”,组织开展充电宝CCC认证标志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对充电宝产品实施CCC认证管理的制度落实落地落细。
给充电宝行业戴上质量安全“紧箍咒”,其次需打出质量安全监管“组合拳”,实施全链条质量安全整治。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充电宝的质量安全“紧箍咒”必须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再到质量监管全链条一起“念”。要全面加强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打击质量领域的违法行为,曝光典型案例震慑不法分子;要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通过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要用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充电宝企业进行全覆盖缺陷线索信息监测、分析与排查,及时发布召回信息,敦促企业做好召回工作。
给充电宝行业戴上质量安全“紧箍咒”,再次是要落实好各方责任,尤其是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各方人士表示,近期的一系列充电宝安全事件暴露出行业存在粗放发展、“低价内卷”等问题。企业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无论是生产企业、电商平台等,还是共享充电宝等经营主体,都必须全面落实好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更加稳定、可靠的充电宝产品,更好地保障公共安全和群众人身安全,共同助力行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俞春福:从医半个多世纪
下一篇:人工智能跨越“炫技”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