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余嘉熙) 市民在指尖上“秒办”政务事项;面对极端天气,城市更有韧性、更为安全……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河南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打造3个~5个国内一流的综合型和特色型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标杆,让城市发展“提智”又提质。
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是算力网络的提质升级。《实施方案》提出,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和千兆光网规模部署,加快5G-A商用,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完善基层数字治理体系,建设上下贯通、横向互联、条块结合的一体化基层治理综合智慧平台,促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以郑州市政府主办的“郑好办”APP为例,该平台汇集市本级及区县2912项服务事项,凭借优质、普惠的一站式数字化政务服务,已吸引实名注册用户突破1900万。
从治理到“智理”,城市“智慧化”也意味着城市安全和应急水平的提高。
《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燃气、桥梁、隧道、供水、排水、热力、管廊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此外,加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探索建设防灾减灾领域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整合应急、公安、消防、气象、交通、城管等领域信息资源,实现城市整体安全运行“一图统览”“一网统管”。
在培育城市数字消费新场景的赛道上,河南将加强无人驾驶、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创新,以社区为重点推进城市“数字更新”,围绕群众生活全领域、全流程,培育多元化、沉浸式数字消费场景,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下一篇:石羊河畔风正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