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数字博物馆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创始人
2025-07-30 04:22:03
0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冯雪玉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公布12个项目获评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喜获这一殊荣。

  提起内蒙古博物院的流动数字博物馆,很多人都不陌生,很多人都登录过它,体验过数字文物展品的奇妙。这辆蓝白相间的“博物馆”,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领略文物的风采、文化的魅力,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文博战线上的‘乌兰牧骑’”。

  内蒙古地域辽阔,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共有103个旗县(市、区),边境旗(县)市人口近20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9%。服务不便利、资源不均衡一直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难点。

  从2010年开始,内蒙古博物院历时3年打造了全国首家全数字化、高集成度的流动数字博物馆,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创新文化服务形式,让优质文博资源直达基层。

  登上这座轻便又不失典雅的“博物馆”,解说员热情地介绍说:“移动展车高4米、宽2.6米、长18米,车内是45平方米的小型展厅,使用了高精度可视化三维数字还原、触摸互动、AR(增强现实)等技术,观众可以从任意角度放大和旋转,近距离欣赏文物。我们对院藏1000余件珍贵文物进行毫米级高精度三维扫描,建立可动态交互的数字模型库。”

  从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首展,到目前,流动数字博物馆足迹已遍布内蒙古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每次展出时,社教人员都会进行随展教育活动,让观众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历史文化。

  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巡展中,AR技术让400多名观众通过手势“捧起”新石器时代玉龙,    数字复原技术重现了草原丝绸之路商队与中原商贾交易的场景。他们中不少人是第一次接触数字博物馆,感到新奇与兴奋。展车内讲解员生动解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科技+文化”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可感可触。

  当流动数字博物馆开进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时,学生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新颖的参观方式点燃了大家的热情。科技范儿和现代感十足的文物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参与活动的200余名在校师生获得了难忘的体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外,了解内蒙古的文物和文化也十分必要。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们多维度、立体地认识了内蒙古的文化发展脉络,也增强了对中华民族深厚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学生樊之轩说。

  流动数字博物馆所到之处总能掀起参观热潮。老人与孩子们洋溢的笑脸、边防官兵们高高竖起的大拇指、矿区林场工人们的赞不绝口、留言簿上密密麻麻的真挚文字……无不表达了基层群众对流动数字博物馆文化惠民工作的认可与赞誉。《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物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数十家区内外媒体相继宣传报道。

  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教育员红格尔表示:“流动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最大的意义就是走入基层,走到老百姓的身边,让群众能够足不出户就感受到先进文化传播形式,将博物馆搬到千家万户。”

  如今,流动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行走在内蒙古各地的“活态”博物馆。十几年间,这辆会“行走”的博物馆踏遍内蒙古的山山水水,在农区、牧区、营区、社区、校区和革命老区累计展出420场,行驶里程4万多公里,随展举办教育活动199场,让21万余名基层群众亲身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ST 东通拟用不超 7 亿元... 近日,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379,证券简称:*ST 东通)发布关于使用部分闲...
芯海科技筹划香港上市,国内领先... 2025年7月31日,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海航控股再次申请延期回复上交所... 观点网讯:7月30日,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公司于2025年6月18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
传媒行业上市公司董秘薪酬PK:...   导语:传媒行业A股上市公司董秘中,三七互娱(维权)的董秘叶威薪酬最高,2024年达到498.66...
江南化工:1-6月新签或开始执... 每经AI快讯,7月30日,江南化工(002226.SZ)公告称,公司及下属企业2025年1-6月新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