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讯 (记者 陶然) 今年,西宁市湟中区通过规范运营帮扶车间、深入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等举措,构建“家门口”就业增收可持续路径,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截至7月28日,累计带动4061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在湟中区各级党组织引领下,55家乡村振兴帮扶车间,成为“送岗到家、就近就业”的重要载体。帮扶车间通过提供稳定就业岗位、灵活工作方式及土地流转收益等多种渠道,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带动2729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其中,447名脱贫劳动力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推动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劳动有收入良好局面。
今年,湟中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5个,总投资1.37亿元。现已完成投资6356.55万元,吸纳当地群众1332人次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475.29万元。和美乡村建设则为长远发展“筑巢引凤”。此外,投入资金6399万元,在15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涵盖排洪沟、道路黑化及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