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同托”共筑幸福社区
创始人
2025-07-29 04:41:10
0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清晨的金昌市金川区昌安里社区,活力与温情交织:71岁的杨再兴在社区乒乓球室里挥拍如风,笑意飞扬;几步之遥的日间照料中心,飘出阵阵饭香,数十位老人正享用着4元一份的暖心早餐;不远处新落成的儿童主题公园,孩子们穿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清泉流淌……

在昔日的“城乡接合部”,一幅“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图景正生动铺展。

2022年,昌安里社区脱颖而出,跻身全国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之列,也是甘肃省唯一入选者。面对老旧小区设施短板、进城农民权益保障等难题,社区以“一老一小”服务为关键切口,智慧治理,融合创新,撬动社区整体蝶变,有效补齐服务短板,探索出一条推进西部资源型城市更新、提升治理效能的新路径。

精准嵌入 温暖“朝夕”所需

昌安里社区精准锁定“一老一小”民生需求,将服务深度“嵌入”日常生活肌理。

在养老关怀方面,社区建起一座18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内设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室等多功能空间。4元营养早餐,让诸多老人受益;荤素搭配的午餐,更是吸引了50余位老人成为“常客”。

中心负责人毛珠馨道出运营底气:“政府免除了房租、暖气费等基础成本,民政部门还有激励机制,优秀运营方每年最高可获3万元补贴。”

托育服务细致入微,社区精心配置了2所幼儿园及3个托育班,提供90余个托位,接收2岁以上幼儿。七巧板幼儿园园长孟英坦言:“园内超半数幼儿来自双职工家庭,家长的刚性托育需求倒逼我们提升专业水准。”

寒暑假期间,社区更联合大学生志愿者,接力推出“七彩假期”“启航昌安”托管班,提供作业辅导与兴趣培养服务,解除双职工家庭的“带娃焦虑”。

社区还创新构建“地面绿地公园+地下人防停车场”立体空间,建成天泰苑市民公园及配套地下工程,新增公共停车位2363个,达到户均泊位1.06个的配建标准。同时,“15分钟生活圈”配套日臻完善,出行路网、卫生服务站、便民商超、健身步道等一应俱全,为全龄居民织就了一张触手可及的便捷生活服务网。

智慧赋能 治理效能跃升

物业服务滞后、沟通不畅、处置低效曾是社区治理的“老大难”。昌安里社区以智慧化为突破口,推动物业管理从疲于奔命的“救火员”向主动出击的“服务管家”华丽转身。

社区开发上线业主与物管双平台小程序,业主指尖轻点,即可轻松完成物业缴费、报修、投诉、查阅通知等日常事项,还能便捷获取家政、购物、活动报名等延伸服务。物业服务企业依托智能工单系统、智慧安防平台,实现问题精准派发、流程透明可溯、决策科学高效。

在5个居民小区全部成立业主委员会及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社区党委向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在基础较好的小区,推行社区与物业“整建制融合”;在管理薄弱小区,则采取物业负责人与社区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治理式融合”策略,以组织融合带动服务融合,实现效能倍增。

“双地址”破局 弥合城乡鸿沟

作为由原金川区宁远堡镇西坡村和马家岸村地块转型而来的社区,昌安里面临着“进城农民权益如何保障”治理难题。金川区创新机制,其中“双地址”户籍登记成为保障村民“带权进城”的核心密钥。

社区居民王福学展示户口本时充满自豪:“看,上面登记了两个地址,我既是西坡村村民,也是城市居民。”这一创新设计,让1635名持有“双户籍”的居民,既能继续享有原村集体土地商铺每人每年5000余元的分红,又能无缝衔接城市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破解了“进城农民权益悬空”的治理痛点。

治理协同同步推进——村委会与社区联合调解矛盾,矛盾化解率大幅跃升;便民服务下沉,让居民办事从“跑镇里10公里”变为“步行5分钟到社区”。社区还积极构建“新熟人社会”,通过特色楼道文化、共享空间营造及常态化邻里活动,让“与邻为善、邻里和睦”蔚然成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优酷首播!32集古装权谋复仇剧... 古装剧这几年卷得飞起,从仙侠到甜宠,再卷到“疯批复仇男主”,可真要说谁把权谋和情绪推到极致,那还得看...
与冠军同行!奥运冠军领跑抗癌健... 南方财经记者谭砚文7月25日,以“冠军领跑生命、健康点亮未来”为主题的“与冠军同行”健康行活动暨冠军...
封面评:哄抢40万冻品性质恶劣... 【封面评:#哄抢40万冻品性质恶劣应该入刑#】#警察辣椒水也止不住哄抢的手# 近日,一辆货车在山东曲...
国家出手!整治“自媒体”发布不... 中央网信办今日(29日)发布通知,决定自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
北京今天仍有阵雨或雷雨!近期地...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以后,北京频繁出现强降雨,7月28日20时至29日1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