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一张巨大的“萌脸”,跟随音乐节奏精准踏出舞步,“摇头晃脑”地与人眼神互动……近日,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镋钯”在成都市锦江区发布,并将亮相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赛场。
“镋钯”的全球首发,不仅是文商旅体与未来科技的创新融合之作,也折射出锦江区的战略考量。
7月25日,锦江区委八届九次全会召开,为全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明确“路线图”,以首发经济为牵引,从文、商、旅、体、展五个维度,构建深度融合发展体系,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近年来,锦江区持续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建设。2024年,锦江区共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21年稳居全市榜首。
乘势而上,接续奋进。锦江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首发经济高地,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00亿元以上,旅游综合收入、体育产业总规模保持6%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30年,文化繁荣、商贸发达、旅游蓬勃、体育丰富、展会兴盛的发展格局全面呈现。
从三条路径看首发经济
品牌、生态、传播多维发力
“在锦江,向全球首发”——这不仅是锦江区的一句城市品牌口号,更是其推进消费升级战略的生动实践。
今年上半年,锦江区系列举措密集落地: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发布《锦江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计划(春熙行动)》;成立首发经济促进联盟,构建跨区域“首发生态圈”;首创发布“前端研创—发布展示—转化落地”三层生态体系;打造COSMO潮流聚变场等标杆载体。
中商数据显示,锦江区在成都首发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超30%的首店和首发活动聚集在锦江。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各类首店128家,春熙路商圈平均不到两天就推出一场首店首展首秀活动,累计超110场。
“坚持发展首发经济,是巩固商业标杆地位的关键举措,是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抓手。”锦江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创新供给、产业协同、消费提振、品牌赋能等措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区域消费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锦江区委八届九次全会明确三条具体路径——构建“首发春熙”品牌。春熙路商圈作为西南地区的消费地标,日均客流量超百万人次,年营收超千亿元,为首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截至目前,春熙路商圈累计引入各类首店超600家、国际品牌近2000个,不仅是“首店经济”的试验场,更是品牌首发的“流量放大器”。
“首发”如何实现“长红”?凭借强大的虹吸效应,锦江区持续强化春熙路商圈首发平台功能。根据本次全会安排部署,锦江区将做优春熙路时尚品牌秀场、科技新品展场、文化演艺剧场的首发平台功能;丰富商圈首发品牌供给,打造锦江特色首发品牌矩阵;扩展商圈复合体验场域,提升商圈历史街区、新兴街区消费吸引力,持续提升“首发春熙”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构建首发经济生态。当前,锦江区正处于加快构建“首发春熙路+科创白鹭湾”双核共兴经济地理的关键时期。此次全会提出,构建“品牌孵化+科技赋能+场景创新+传播辐射”的首发经济生态、布局“创新—发布—转化”链式发展体系。
这样的发展思路,势必加速激活首发经济的强大动能。上月底,“首发春熙”锦江经开区高成长企业科技产品首发活动上,鸿蒙生态、脑机接口、AI智能机器人等领域40余项本土成果亮相,首日即吸引观众3.2万人次,智能驾驶体验排队超90分钟。
这不仅是全省首个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和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的携手联动,也生动展现了“首发春熙路+科创白鹭湾”的双轮驱动,“科技+商业”“研发+转化”的融合,形成独具锦江特色的首发经济生态。
构建首发传播矩阵。几天前,在璀璨锦江夜色中,李白化身“云端导游”,与成都春熙路商圈原创IP“春熙六宝”跨时空联动,带领观众云赏锦江胜景、品非遗之美。这是锦江区将直播间搬上“夜游锦江”游船的创新尝试,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的结合。这种富有创意的传播方式,不仅吸引了2.2万名观众在线观看,更通过社交媒体形成二次传播效应。
未来,锦江区还将依托千亿商圈流量和国际影响力优势,携手新加坡乌节路、上海南京路等国际知名商圈,培育本土网红达人社交媒体账号集群,构建多元化宣传营销矩阵,促进首发经济活动蓬勃发展。
从五个维度看深度融合
文商旅体展全域全业态布局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对于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部署要求,锦江区的“解题”思路是做“加法”——在市级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会展产业,推动文商旅体展全域全业态布局,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纵观全区,濯锦之江穿城而过,大慈寺、水井坊等历史文化地标星罗棋布,春熙路商圈成为游客来蓉首选“打卡点”,三圣花乡、白鹭湾湿地则是让人向往的“都市桃源”……在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锦江区绘就历史与现代交织、国际范与烟火气兼具的文旅画卷。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本地市民,都能找到独特的旅游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锦江区作为成都商贸、文旅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会展产业正在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6月初,“一娃难求”的泡泡玛特Labubu新品西南首展在锦江区开展,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步亮相。这场潮玩盛宴的落地,印证了市场的共识——在春熙路商圈办展,相当于站上西南消费市场“C位”。
会展经济,被称作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发展会展产业,锦江区发挥“千亿商圈流量”“文化底蕴丰厚”“产业高效协同”等优势,拓展“会展+”产业生态,让“流量”变“留量”。
既要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的“加法”,也要统筹布局做好融合发展的“乘法”。本次全会明确——
在文化产业上,锦江区以数字传媒、影视动漫、文化演艺为发力点,推动锦江数媒港、468文创谷、西部文化产业中心等文创园区提质增效,加快构建AIGC影视产业生态圈,鼓励演艺龙头企业原创、引进精品剧目开展“首发首演”。
在时尚产业上,锦江区打造重奢品牌引领地标,树立全球时尚消费标杆;打造国潮新品潮流头阵,形成国潮品牌城市旗舰店集群;打造特色定制产业组团,不断增强锦江时尚原创策源力。
在旅游产业上,深化全域旅游体系建设,高品质打造“潮享、潮购、潮游、潮玩、潮赏”主题专线,推出一批非遗品鉴、智慧演艺、低空飞行、数字展览等体验感强、互动性高的都市文旅项目,打造特色入境游产品,推出精品消费线路,提升市民游客文旅体验。
在体育产业上,锦江区将利用成都大运会赛事场馆,整合区内体育资源,积极申办射击世界杯等高能级体育赛事,策划举办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体育赛事,助力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在会展产业上,做强城市会展,实现“大展带小展、展商联商圈”;做优特色会展,深耕文博展会、艺术展览等细分领域;做活消费会展,线下焕新老旧载体,线上探索构建“无场馆式”会展网络。
锦江之水,奔流不息;文旅之路,创新不止。以首发经济为牵引,锦江区将书写新时代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发展崭新篇章。
上一篇:他“磨”出一条技能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