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健乐老年大学。
从最初的单一校区到如今的“一校三区五个教学服务点”,从零星课程到“学游康养”一体化服务……健乐老年大学正以其灵活的办学模式、多元的服务内容,成为安徽省老年教育领域的亮眼存在。六年来,这所由社会力量创办的老年大学,为“老有所学”提供了民办教育的鲜活样本。
课堂建在“家门口”
作为一所面向基层的老年大学,健乐老年大学现有一校三区五个教学服务点,通过资源融合多元化、多教学点等方式,面向基层办学布局,方便老年学员就近学习。
这种“嵌入式”办学模式,让老年教育突破了校园围墙。
在城市社区,学校与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大杨镇雁栖社区、包河区包公街道炳辉社区等共建教学点,让社区老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走进课堂;与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共建退休职工老年学校,开展定制课程教学;与泰康之家·徽园共建“健乐老年大学徽园学堂教学服务基地”,送课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把课堂建在学员家门口的方式,将老年教育覆盖到更多的老年群体。
打造银龄新生活
健乐老年大学在“学、游、康、养”四个维度满足老年学员需求,帮助学员在学习和休闲中提升生活质量,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在“学”的维度,从传统的书法、戏曲,到新潮的无人机、人工智能,多领域覆盖,满足不同老人的需求。同时,推出大班普惠课、小班精品课、私教定制课等多种形式,开设周末班、晚班,解决“带孙辈没时间上课”的难题。
“游”则是课堂的延伸。“行走的课堂”将课堂搬到户外,结合文化、历史、自然等主题开展研学活动。学校带领学员们走出国门,受邀参与第五届中俄老年文化交流暨“银龄共话中俄情”展演活动,唱响中俄友谊之声。
在“康”与“养”方面,学校成立健康管理学院,为每位学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动脉粥样硬化筛查;“名医大讲堂”邀请安徽省名中医储全根等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从中医养生到慢病管理,干货满满。学校还与铜陵永泉小镇、石台县西黄山等单位共建“游学养基地”,精准洞悉中老年群体养生需求,将学养相结合,为学员们提供康养服务。
构建群体“精神家园”
在健乐老年大学,校园文化不是点缀,而是让老人找到归属感的核心载体。
学校不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帮助老人们结识新朋友,建立社交圈,如学员生日会、重阳节敬老爱老助老、学期末教学成果展演、“户外红歌快闪”、“红色观影”、春节联欢会等。
不仅如此,学校还组建了以“五老”人员为主的银龄志愿者团队,常态化开展公益志愿服务,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尤其是对于从全省其他地方退休来合肥帮助子女隔代养育的学员,让其通过参加学习结交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圈,从而缓解了异地生活的孤独感。
多年来,健乐老年大学始终秉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提升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