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税务报)
转自:中国税务报
本报记者 王善宏 通讯员 付思
7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联合北京市税务局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等15家主流媒体的记者,走进国家税务总局12366北京纳税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观摩话务场景、深度体验智能服务、座谈交流创新实践,探访这条服务热线的台前幕后。
本报记者 苏御 摄
在12366北京中心话务大厅,一块实时跳动着通话量、热点问题分布、区域咨询动态的数据监控大屏吸引了媒体记者的目光。“运行监控屏能够实时反映热线运行情况、业务情况和人员表现情况等数据,以便随时调控人员情况。”讲解员说。
12366北京中心承接全国通行税费政策及北京税费政策咨询,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服务纳税人缴费人1290万次,服务质效在全国监测中位列第一。
高质效服务的秘诀是什么?“我们打造了‘智能+人工’双轮驱动的服务体系。”12366北京中心主任张卉介绍。
在智能化转型方面,12366北京中心完善“收集—分析—改进—测试验证”的闭环机制,强化机器人训练调优,创新建立电子税务局专项智能语音专库,推动智能咨询准确率达到85%。以征纳互动智能机器人“悦悦”为例,其满意率98.2%,命中率99.3%,在全国各省(市)中持续领跑。
在人工咨询方面,12366北京中心33%的人员为研究生学历,党员比例超68%。“我们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采取‘日晨会、周授课、月测试、季评优、年考核’的培养体系,上半年开展专题培训50期,覆盖3万人次,确保每位坐席既是接线员,更是政策专家。”张卉说。
今年以来,12366北京中心还在提升服务质效方面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创新举措:开展12366“反向拉起”征纳互动模式试点;拓展线上直接查办覆盖面,加速推进纳税人的诉求直接解决,今年以来直接处理127.08万户次税费需求,满意率和解决率均超99%;推进京津冀12366热线协同发展,实现三地12366电话互动实时互转,上半年三地12366受理互转电话9300余通,举措入选《优化首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并被税务总局向全国推介。
在随后的媒体座谈会上,有关“高质效服务”,媒体记者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我们建立了精细化诉求分析体系,依靠数据监控与分析,不仅能精准捕捉全国纳税人缴费人的热点诉求,更能通过数据预警实现‘未诉先办’,从而实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12366北京中心税务干部举例说,“比如,我们监控发现,某段时间新电子税务局操作疑问比较多,就联系市局相关处室。相关处室随后在新电子税务局上线操作手册专栏,此后相关问题的日均咨询量降幅近30%。”
针对社保费咨询量增多的情况,12366北京中心与北京市税务局社保处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推动社保费客户端问题量下降10%;针对社保费征缴争议诉求,中心与相关处室、12345加强沟通,推动相关工单降幅30.67%。
“我们还会定期提炼纳税人缴费人的高频诉求,向北京市、区税务局报送工单。”12366北京中心税务干部介绍,目前已向北京市税务局报送工单明细23.51万件,帮助北京市税务局在北京接诉即办考核中3次获得满分;与东城区税务局、开发区税务局协同处理发票举报集中性诉求,建立税企协同机制,从源头治理平台企业发票类诉求难题。
12366北京中心“主动服务”的另一重要体现是制作税收宣传产品。开放日活动中,媒体记者被“12366办税我帮您”系列短视频吸引。这些短视频是12366北京中心新媒体团队基于热线资源制作的,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税收政策,让纳税人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目前“12366办税我帮您”系列短视频已发布27期。个人所得税汇算期间,团队制作的宣传产品,助力配偶信息采集问题咨询量下降60%。
12366北京中心主任张卉介绍,利用熟悉税收政策的优势,该中心与各区税务局协同开展直播活动,解答纳税人疑问。“比如,我们与朝阳区税务局、大兴区税务局分别开展的个税年度汇算直播活动,吸引观看及点赞共计5.32万次。”张卉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5年7月25日A1、A2版。
原标题:
15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12366北京中心
这条服务热线上半年服务纳税人缴费人1290万次
责任编辑:杜伟 (010)61930079
下一篇:11家中国企业上榜全球化工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