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条例(草案)》提请一审 明确支持培育未来产业
创始人
2025-07-24 21:37:20
0

(来源:北京商报)

7月24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条例(草案)》共九章六十六条,包括总则、管理体制、规划建设与管理、产业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改革与保障、附则。

《条例(草案)》制定坚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更好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不断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能力。《条例(草案)》总结固化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十年来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同时,注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考虑问题,处理好立法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关系,对于尚处于发展中的问题在立法中留出接口,为实践探索预留灵活调整空间,发挥立法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条例(草案)》提出,创新管理制度,解决规划建设实践问题。例如,解决水绿空间复合利用不足,规定加强公园绿地复合利用,探索建立滨水空间复合利用机制;解决地下通道、地上连廊利用问题,规定已经建成、确需增加经营性用途且不可分割进行公开交易的,可以按照协议方式供地;明确交通体系、水务体系、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安全运行等方面的优化管理要求等。

优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明确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等六大产业,支持培育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明确产业发展策略和发展路径,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高精尖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场景供需对接。强化产业要素保障,规定重大产业项目所需土地的出让或者租让年期可以适当延长;建立健全多元化股权投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产业培育;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提升产业空间承载力,构建为企服务体系。

突出绿色示范,推动发展绿色转型。在绿色生产方面,支持绿色交易,鼓励建筑绿色发展。在绿色生活方面,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引导绿色出行;鼓励大型活动组织者通过购买碳配额等方式抵消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绿色生态方面,规定支持污染治理,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空间品质。在绿色能源方面,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拓宽绿色电力应用范围。此外,完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推动地方标准转化升级。

加强区域协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来看,与雄安新区,健全多层级工作对接机制,实现错位发展,共同形成服务首都发展的新的两翼。与中心城区,推动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有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接符合发展定位的央属、市属资源和总部企业。与北三县,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控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强协同。与周边地区,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此外,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包括,构建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建立公共空间活化利用机制。推动提升医疗、生育、托育、教育、养老等方面公共服务品质和水平。完善住房制度,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推进职住平衡。推动家园中心建设,鼓励综合设置配套服务功能。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统筹管理模式,完善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市民服务热线与网格化管理协同联动,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血战台儿庄 激战禹王山 新华社记者 赵久龙 丛佳鑫 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展柜里,一张老照片震撼人心:清真寺西小讲...
青少年脊柱侧弯如何预防? (来源:团结报)转自:团结报  主讲人:  陈国仙  民盟福建省莆田市委会副主委  莆田市第一医院副...
为中国粮仓贡献更多优质种子 肃州区银达镇向日葵制种田。边世文 7月25日,2025酒泉现代种业博览会暨枸杞博览会开幕。 边...
“陇城厂超”在兰州开赛 本报兰州7月25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何佳睿)今晚,2025年“中国体育彩票杯”甘肃省城市厂矿企...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中考高考改革,两会关于中考高考改革热点解读 高招改革总方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