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的抗战记忆 | 铁轨上的不朽丰碑
创始人
2025-07-24 20:35:40
0

编者按:

有一种记忆,如精神的火炬,在岁月长河中永不熄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徐州云龙山层叠的山峦间,曾回荡着震天的呐喊;它蜿蜒的沟壑里,深埋着不屈的忠魂;它的一草一木,都曾见证过那段同仇敌忾、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

即日起,本报开设《一座山的抗战记忆》专栏,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重温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铁路员工抗日烈士纪念碑亭。 记者 陈艳 摄

“妈妈,这个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呀?”

7月18日,正值暑假,不少市民和游客带着孩子在云龙山游玩,当这声稚嫩的童音在云龙山北麓的一座亭子前响起时,周围游客的目光纷纷随着她的小手望向“此处为津浦铁路殉难员工碑”的标识牌上。

翠柏掩映,此时的铁路员工抗日烈士纪念碑亭静穆地伫立在青石平台中央,亭前石阶上,几枝素洁的鲜花静静地卧在碑前,无声地诉说着今人的追思。

云龙山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亭子前“此处为津浦铁路殉难员工碑”的标识牌和鲜花,都是市民和游客自发准备的。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超越了时空的阻隔,让冰冷的石碑拥有了温度。

亭子正中间是一座2.6米高的尖顶花岗岩三棱碑,上面镌刻碑文“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由时任津浦铁路局局长陈舜耕题写。

碑身右侧刻着津浦铁路员工英勇抗战事迹简介,左侧刻有烈士名录,如泣如诉的碑文,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1938年5月那个烽火连天的徐州城。

日寇兵锋直指,古城危在旦夕。当撤退的命令传来,时任徐州机务段段长程贵挺身而出,带领291名铁骨铮铮的铁路员工,作出了决定:绝不将一寸钢轨、一台机车留给侵略者!

他们争分夺秒,在枪炮的厉啸中,将能拆卸的设备器材分期分批抢运南下。程贵带领队伍,沿粤汉线、湘桂线艰难跋涉,向大后方转移。他们驾驶着机车,在敌机疯狂的扫射与轰炸下,在敌军地面部队的围追堵截中,如穿行于刀尖之上,不仅抢运铁路设备与军用物资,更在生死边缘拼尽全力转移了一拨又一拨受难同胞。

烽烟漫卷,步步皆血。碑文冰冷的数字记录着牺牲:186名津浦铁路员工殉难者中,36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徐州子弟。他们牺牲在维系民族命脉的钢铁运输线上,牺牲在抢运同胞于水火的征途上。

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徐州铁路分局决定重修碑亭。3万余名职工、家属与学生自发捐款,让这段铁血记忆重焕庄严。新亭巍然屹立,青石平台肃穆开阔,苍劲的翠柏守护着忠魂。

1997年,江苏省委宣传部将这里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座铁亭承载的精神,从此成为照亮一代代人心灵的不灭灯塔。

八十年光阴,足够让青丝染霜,却无法磨灭镌刻在民族脊梁上的记忆。如今,碑亭前的鲜花静静绽放,我们明白,那些在危难时刻选择与铁轨共命运、与民族同生死的英灵,从未远去。

他们用血肉在铁轨上谱写的壮歌,早已融入山河的呼吸。那凝固在花岗岩上的名字,定格着一个民族朝向尊严与不屈前行的永恒方向。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实习医生医院临床检验科实习体会... 我的实习生活是难忘的。它让我经历了酸甜苦辣,体验了真正的痛苦和快乐,它是付出就会收获的真实写照。让我...
护士儿科护理实习心得体会 儿科...  一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
假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假如清朝... 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现实——不投降的结果,就是死。中国也许不会死,但清朝死定了。 所以站在清朝统治者...
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关... 证券代码:603188 证券简称:亚邦股份 公告编号:2025-035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公司...  经过在公司一个月的实习,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