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设计不仅仅关乎美学,更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语言。卓越的设计能够有效传达品牌价值、加深消费者情感联结,进而激发并强化品牌的吸引力与忠诚度。本次演讲中,Gianmauro Vella(Gimmy)将围绕「为什么」(Why)、「怎么做」(How)、「做什么」(What)三个核心问题,深入解析设计及设计符号学在食品饮料行业中的关键作用。
Gianmauro Vella,亚太及非洲、中东、南亚地区副总裁兼设计负责人,百事公司分享嘉宾
Gianmauro Vella,亚太及非洲、中东、南亚地区副总裁兼设计负责人,百事公司
Gimmy领导PepsiCo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的设计团队,自2014年起推动大中华区设计团队的建立与发展。他以大胆创新的精神,持续探索并实践突破性的设计方案,提升了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与影响力。截至目前,PepsiCo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设计团队已斩获超过565项国际设计大奖,充分展现其出色的创意与创新能力。
近期,PepsiCo全球设计团队荣获2024年度红点奖(Red Dot)「年度最佳设计机构」(Agency of the Year),这是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企业内部设计团队。此外,PepsiCo设计团队迄今累计获得超过2000项全球设计与创新奖项,持续引领食品饮料行业的设计趋势与创新潮流。
内容来源:2025年5月8日,百事公司亚太及非洲、中东、南亚地区副总裁兼设计负责人Gianmauro Vella(Gimmy)于FBIF2025包装创新分论坛,进行了题为《从「为什么」到「怎么做」再到「做什么」:设计与符号学如何赋能食品饮料行业》的主题演讲。
开场
首先,非常高兴回到这里。我在上海已经生活了14年,每次回来都非常开心。感谢FBIF邀请我来做此次演讲。也想跟摄像师道个歉,因为我讲话的时候会经常走来走去。我是意大利人,很难站着不动。同时,也要提前感谢翻译老师。我讲话可能会比较多,有时候语速也快一些,非常感谢您的辛苦工作。
今天的分享将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在百事可乐的设计工作。具体来说,我将讲述我们如何运用设计与设计思维,去激发和强化品牌的吸引力和品牌热爱。我会聚焦在三个关键维度:为什么做、如何做、以及我们做了什么。你们会看到我们是如何从一个创意brief走到最终产品上架的全过程。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意大利中部一座小而著名的城市——佛罗伦萨。我起初的职业是建筑师,但后来觉得略显枯燥,于是决定转行。我搬到米兰,攻读产品设计的硕士课程,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真正爱上了设计。我学会了如何真正从用户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2010年,我有幸来到上海,在这里创建了3M的设计中心。许多人可能是因为疫情期间所佩戴的口罩而认识3M公司的。3M是全球最大的企业之一,除了口罩,它还以透明胶带等许多改善我们日常生活的产品而闻名。
刚搬来上海的时候,我对中国消费者几乎一无所知。那时我还在米兰的3M工作,后来公司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调来中国。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地市场和文化,我决定在上海的交通大学攻读MBA。这段经历大大加深了我对本地消费者以及中国经济的理解。
在中国的14年里,我先是参与建立了3M的设计中心,后来在2014年又启动了百事可乐的设计中心。现在我已搬到迪拜,负责领导大规模的设计项目。等会我会向大家展示我们的最新工作。但就像我之前说的,我始终把这里当作家,很高兴能再次回到这个地方,见到大家。
设计是什么
今天的演讲会围绕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展开:设计到底是什么?我们在百事可乐的设计团队又在做些什么?
但在开始之前,我想先抛出一个大胆的观点:只要不是由大自然创造的,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某个人曾经想象过、思考过、设计过,并最终制造出来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人们往往认为设计只跟奢侈品或潮流产品有关。但其实,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设计过的——你坐的椅子、你喝水的瓶子、我手中的遥控器,全都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认识到: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能力去塑造我们生活的世界。你正在喝水的瓶子也是被设计出来的。包括我手里的这个遥控器,都是如此。作为设计师,我们不仅有机会,更有责任去塑造我们生活的世界。
(一)百事公司设计团队
在百事公司,我们拥有一支内部设计团队。我们不是外部代理公司、供应商或承包商,我们是企业内部的一部分。这个身份非常重要。如果你自己也经营企业,我强烈建议你建立自己的内部设计团队。这不仅可以提升效率、加快速度、提高质量,更能为你的公司增加一项重要的核心能力。当设计与研发、市场、消费者洞察结合时,它可以彻底改变你为消费者所提供的价值。目前在百事可乐,我们有大约300位设计师,分布在全球各地。我们一共设有17个设计中心,几乎覆盖所有主要市场。很荣幸,我负责其中6个:分别位于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埃及、南非以及泰国。
今天的演讲中,我会向大家展示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项目。你们将看到百事可乐如何运用一致的设计理念,同时在本地化方面做出灵活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全球战略、本地执行”(glocal)方法。我们拥有全球化品牌,但始终确保它们在本地市场上具有相关性,真正满足每一位普通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二)百事公司设计团队的工作内容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们的300位设计师来自不同的设计学科,包括品牌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许多人并不了解不同设计专业之间的区别。
我通常会用医院的比喻来解释:当你去医院时,会看到很多医生,每位医生都有不同的专长。他们虽然都被称为“医生”,但骨科医生和心脏科医生、皮肤科医生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头衔相同,但擅长的领域却完全不同。设计行业也是一样。虽然大家都叫“设计师”,但每位设计师的能力和专长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你打算为你的公司招聘设计师,一定要像挑医生一样,挑选对口的人才。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覆盖了非常广的领域。我们参与策略制定、品牌开发,也处理一些包装设计、广告片、品牌工具包以及所有二维视觉呈现的内容。我们同样也负责品牌体验和品牌活动,这属于“3D世界”。包括展览、快闪空间、现场互动等等。
我们也负责展览、快闪店、品牌互动活动等等——今天你们会看到一些案例展示。除此之外,我们也负责更多商业导向的内容,比如销售终端展示物料,也就是你在商店里能看到的所有展示内容。稍后还有一些讲者,会专门分享这方面的经验。
我们的工作还涵盖结构包装、设备开发、食品与饮料创新等。作为设计团队,我们深度参与公司各项工作的完整闭环(360度)。因此,把设计能力建立在公司内部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外包给外部机构。
(三)设计的核心——人
在我展示百事可乐的设计作品之前,我想先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设计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设计就是某个成果,比如“这就是设计”,“那也是设计”。但实际上,设计的核心是——人。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你思考“设计”与“设计思维”,它们的核心是同理心:去理解人。
接着是策略:理解你的公司需要什么。然后是原型开发:创造出真正能改善人们生活的解决方案。这也回到一个基本的原则:创意本质上是解决问题,而设计就是解决方案的视觉表达。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一切从“人”出发,一切都始于“我们”。像百事可乐这样每天服务数十亿消费者的公司,必须时刻保持谦逊,意识到:人,是极其复杂的存在。有些人你认识,有些你不认识;有些人你共度时光,有些人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但你依然希望改善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不断贴近人群,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
但这也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人类太复杂了。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难以归类。我们曾经习惯用年龄段划分人群:Z世代、千禧一代、X世代、婴儿潮一代……但今天,世代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
人们生活在一个线上与线下高度融合的世界里。想想你每天使用的社交平台。像小红书、抖音、淘宝,这些平台已经彻底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它们全部是“数字化”的体验,而非“实物”。人们每天都在分享。你一天会发多少条朋友圈?你花多少时间刷别人的朋友圈?总结一下:如果说“设计就是为人而做”,那么我们也必须承认——人是极难取悦的对象。
(四)设计的关键——体验
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设计,和设计思维,在满足人类需求方面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常说,设计就是一座桥——一座在品牌与用户之间架起的虚拟连接。你所代表的品牌,和你想要服务的人之间的连接,我们称之为“体验”。
那么,什么是“体验”呢?体验是——品牌、产品或服务,与人之间的互动,并且发生在特定的场景和时间中。听起来有点抽象?我来拆解一下这个概念:
品牌:比如,百事可乐是一个品牌。
产品:一罐百事可乐就是一个产品。
服务:比如你每天打的滴滴,这是一个你摸不着的服务,但它确实影响了你的生活。
用户:然后是“人”:这个用户是谁?你在和谁对话?
场景:这个人在哪里?是在上海?北京?西安?还是在意大利、日本?
时间:2025年和2024年不同,5月和4月也不一样。
所以,当你在为消费者做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这四个维度:品牌/产品/服务+用户+场景+时间。因为如果这四个维度没有匹配好,即使你有一个再优秀的产品,也可能因为“时间或地点出错了”而失败。
1、错的时间导致设计失败:自拍杆的诞生
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你们看这个是什么?对,这是一根自拍杆,我们都同意吧?那下一个问题,不许搜索哦!你觉得自拍杆是在哪一年被发明的?9年前?20年前?2005年?还是90年代?大胆猜一猜吧!
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自拍杆是在2000年代初期被发明的。这个误解其实很常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个时期,智能手机开始普及,自拍杆成为了它的“最佳伴侣”——方便我们拍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照片。
但事实上:自拍杆早在1980年代就被发明了,发明者是一位名叫上田宏(Hiroshi Ueda)的工程师,来自知名相机品牌美能达(Minolta)。当时他像很多亚洲人一样在海外旅行,但常常因为需要请陌生人帮忙拍照而感到尴尬。
你可能还记得那个场景:你拿着相机,找一个路人,“嘿,能帮我们拍张照吗?”然后你和朋友或爱人尴尬地摆拍,希望对方技术好点、不要拍糊了。上田宏就是因为这种不自在,发明了一种工具,可以把相机固定上去,然后自己动手拍照——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自拍杆”。
想想我前面讲到的:一个品牌产品或服务,像自拍杆这样的发明,已经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之一——人人都知道它。自拍杆是由一家相机品牌发明的,从理论上看,这是一个由“正确的公司”面向“正确的市场”做出的产品。日本的消费者以创新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而著称。
但问题在于:它诞生得太早了。在当时,消费者还没有广泛产生这种需求。所以,你即便拥有了“世界上最棒的产品”,即便是为“最合适的消费者”而设计,如果时机不对,它依然可能失败。
2、错的地点导致设计失败:百事可乐狗年包装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案例: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百事可乐的包装,是为了庆祝中国的狗年而设计的。但当我第一次把这款包装展示给我意大利的妈妈时,她的反应是:“Gimmy……你还好吗?你在干嘛?你是在给狗设计百事可乐的罐子吗?为什么罐子上会有一只狗?”
百事狗年限量罐包装图片来源:百事
这正好说明了一个关键概念:符号学——也就是视觉元素所传达的意义。你在这个罐子上看到的图案,在不同的地方,可能被解读为完全不同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全球化”中那种“拿来主义”的“搬运式”操作并不总是适用的。
一个设计在某个文化中非常有意义,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就完全变味了。所以,在你动手做设计之前,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非常清楚你在为谁设计。
怎么做设计
我们刚才讲到,设计是一座连接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那么问题来了:这座桥该怎么设计?我们又该如何打造有意义的品牌体验?
(一)设计方法论——情感流
这时,我们就会用到一个方法论,叫作“情感流”。它是一个“三步法”,包含以下三个核心维度:
个体层面的视觉接触
互动层面的参与体验
表达层面的情感联结
这三项原则,是我们做设计时的核心逻辑。接下来我会依次展开讲解,帮大家更清晰地理解——我们是怎么做设计的。
(二)第一步:视觉设计
视觉,就是指那些能够立刻抓住你注意力的视觉触点——它必须相关、有吸引力、令人愉悦。想象你走进一家便利店,比如全家或7-11,你口渴了,走到饮料货架前,一眼望去,眼前是满满当当的产品。每个产品都在向你喊:“选我!”这时候,品牌设计和平面设计就变得至关重要。它们的目标就是创造出强烈、优美、有冲击力的视觉方案,让你的产品在货架上脱颖而出。
这是我们在过去一年间,在中国、泰国、印度、埃及、孟加拉国和南非等市场做的部分视觉项目。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展示几个非中国市场的真实案例,让你了解我们如何在全球不同市场中运用这套设计理念。
1、七喜×印度丰收节
第一个例子,是我们在印度为七喜(7UP)打造的项目。
图片来源:Instagram@pepsico_design你们当中有谁去过印度?好,有几位。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印度和中国、意大利很像,都是高度多元化且区域差异极大的国家。印度的南北差异很大,东西部也有很强的文化差异。中国、意大利也一样,有着悠久历史,因此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和习俗。这种多样性也反映在印度的各类地方节庆中。印度有很多种节日,基于不同的传统和意义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节日通常在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段举行。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受邀为印度南部的一个邦——喀拉拉邦(Kerala)的节庆活动进行设计。这项节庆名叫Onam(奥南节)。Onam是一个丰收节,当地人会准备特定的食物、跳传统舞蹈,举行具有地方特色的仪式。这一切都只在该地区、特定时期发生。
我们要为这个节日设计一整套视觉识别系统,让这场节庆的氛围通过包装和品牌形象呈现出来。接下来你会看到,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处理这样的项目——这也是我们在百事可乐每一个项目的标准流程。
我们的流程第一步,是理解背景和语境。我们会先研究这个节日在哪个地区举办,并了解那里的符号体系——比如传统图腾、色彩、风格等等。接着,我们会开始手绘草图。听起来也许有些“老派”,但这是真实有效的方式。草图是把你脑中的想法,从“想象”转化为“可视”的第一步。它非常直接、也非常重要。画完草图后,我们会使用数字软件将草图转化为更精致的视觉方案。然后,我们会进一步开发整套品牌视觉资产系统,这套系统将构成最终的设计成果。在这个Onam项目中,我们产出的作品是一幅精美的插画,它同时融合了品牌形象与当地节日的文化氛围。设计定稿后,我们会将其部署到多个触点,包括:
设计主视觉
打包整合成品牌工具包
制作数字内容,适用于社交媒体和广告片,例如情绪板和电视广告
最后,落地到线下终端陈列和促销活动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对我们而言,设计不是单一动作,而是一个完整的360度过程——从品牌策略、开发,到商业转化与落地。这次在印度的Onam节庆项目,其中之一的成果,就是这场店内陈列展示。
2、七喜×孟加拉国斋月
用类似的方法,下一个我们参与设计的节庆项目是斋月,这是穆斯林国家中极为重要的宗教节日。这次,我们依然是为七喜品牌进行设计,但对象是孟加拉国的本地消费者。
我们首先尝试深入理解:斋月对当地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是如何庆祝的?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中,哪些情感、仪式和文化价值是最关键的?我们依旧采用先前的方法,寻找那些能够代表节日精神的符号性动作。比如我们发现,在这个节日中,“拥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它象征着亲密与团结。因此我们在视觉上将“拥抱”这一动作进行了具象化表达,通过不断尝试不同方案,最终找到了一个既能打动人心、又能落地的视觉形式。
图片来源:Instagram@pepsico_design你现在看到的,便是我们为斋月项目设计的一些精美成果。而和Onam项目一样,这不仅仅是一个饮料罐的设计,更是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在多个品牌触点中统一呈现。
(三)第二步:互动体验
刚刚我们讲的是“情感流”的第一步:视觉设计。——即:如何创造出让人“想买”的美感。现在我们来说说第二步,它同样重要:互动体验。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思考的是:除了视觉吸引之外,我们如何通过触觉、互动性和情感沟通,增强整体体验?
在包装设计中,这通常体现在材质选择与表面处理上。因为,无论包装外观多么美丽,如果摸起来油腻、粗糙,或者缺乏品质感,那它就会失去吸引力和价值感。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好看”,更在于它是否触感良好、质感高级。如果一个包装看起来很漂亮,但摸上去却油腻或廉价,那它所传递的“高级感”也会随之丧失。
我们的设计远不止于包装。如我之前所说,我们的团队包含品牌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空间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在一整年的时间里,我们会在多个维度呈现品牌的价值。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是——空间设计。
下面我来展示三个我们在中国落地过的品牌互动项目:第一个是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设计的一个快闪酒吧,消费者可以在其中试饮我们新开发的饮料。这是在2018年。第二个是我们为乐事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做的活动,地点位于上海的“油罐艺术中心”区域,目标是与年轻、时尚的消费者互动。第三个是我们在哈尔滨冰雪节上策划的一场品牌活动,大约在2018或2019年。
1、百事可乐×哈尔滨冰雪节
我想特别讲一下哈尔滨冰雪节的活动。就像我之前提到的,设计思维包含三大核心要素:
同理心——理解消费者
策略——理解品牌
原型测试——创造可以被人们“互动”的设计
2018年,哈尔滨冰雪节的主办方找到我们。他们说:“过去几年,其他饮料品牌在我们乐园里一直有展示。但他们就是放了一个巨大的瓶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但主办方告诉我们:“我们想做点不一样的,我们希望百事带来一些独特的东西。”
于是,我们基于“同理-策略-原型测试”的设计流程,开始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来哈尔滨冰雪节?答案是:为了玩,为了收获美好回忆。他们想拍照,带回家,分享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那百事为什么要来?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场合,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曝光机会,让人们看到百事不一样的一面。所以我们思考:我们能做出既大胆又难忘的设计吗?这就是我们最后的创意:打造一个由冰块构成的巨大自动售货机!它不仅是一个艺术装置,更是一个互动场景。人们可以走进这个“自动售货机”,然后从另一边滑出来,就像是一瓶被“弹出”的饮料。这个装置实在太有趣了,大家争相拍照,在社交平台上疯狂分享。
图片来源:百事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运营一个品牌,并有机会参加某个大型活动,请不要只是把Logo贴满全场。那根本不能打动人心。你应该问自己:人们来这个活动是为了什么?我的品牌来这里的意义是什么?我能创造怎样的体验来贴合这个场景?
2、乐事×上海时装周
就像我们在“乐事×上海时装周”这个项目里做的那样:我们知道来时装周的人喜欢创意、个性和曝光感。所以我们让他们可以自由定制薯片的颜色和口味!我们知道来参加时装周的人非常在意时尚和个性表达,他们也非常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我们让大家可以自定义乐事薯片的颜色和口味。比如你可以把薯片变成红色,这是一个意想不到但很时尚的设计。这种独特性激发了人们拍照和分享的欲望,也在无形中为我们带来了“免费广告”。这也引出了“情感流”设计方法的第三步,也是在当今时代尤其重要的一步:情感表达。
(三)第三步:情感表达
这一层面强调的是:创造能让消费者感到自豪的设计,让他们自发地成为你品牌的代言人。你可以通过包装来实现这一点。一个设计精美的包装,会让人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但我们也可以走得更远——通过授权与品牌延伸来实现。在百事公司,我们有专门负责时尚、授权和商品开发的团队。
我们的目标是将百事可乐从一个简单的饮料品牌,转变为一个文化品牌,并将它延展到新的领域,比如时尚。举个例子,我们曾在印度策划了一次跨界合作,将乐事与印度本土时尚品牌Huemn联名,推出了一套潮流服饰系列,将他们的设计理念与我们的品牌视觉完美融合。该系列的推出,让我们的产品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具象化”了出来。在中国我们也做过类似的合作项目,比如与太平鸟Peacebird等品牌的联名。
乐事与Huemn联名服装图片来源:Instagram@pepsico_design
我们一直坚信:如果你拥有一个强势品牌,尤其在当今时代,就应该探索如何将它扩展到更多的文化领域中去。在打造和发展品牌的过程中,所有触点上的体验都必须保持一致、真实。如果你的包装非常精美,但门店的展示视觉很粗糙,那等于白费。
同样地,就算你的广告拍得再好,如果包装本身跟不上,也无法真正赢得消费者。我们如今身处一个“多维度品牌体验”的世界——消费者不只通过产品来感知品牌,他们还通过视觉、交互、空间等各种触点来“体验”品牌。所以,每次做设计时,你都需要考虑到品牌的完整360度呈现。
现实中,很多团队会花几个月打磨包装,但到项目最后阶段,才有人说一句:“哦对了,我们还需要做一个终端陈列。”但事实上,销售终端陈列和产品本身同样重要——因为那是消费者真正会看到的东西。他们看不到你几个月的方案策划、内部讨论;他们看到的,就是货架、包装、现场的执行成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思考品牌体验的每一个细节时,都必须非常严谨、极度用心。
案例解析:全球品牌的本地化设计
最后,我想用一个案例来结尾,这个案例展示了我们如何将一个全球品牌,通过理解本地文化差异,打造出真正独特的体验,尤其是在高端餐饮场景中。这个案例来自沙特阿拉伯。沙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市场。这个国家正处在转型期,致力于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之一——在那里,“高端”和“奢华”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与此同时,沙特禁止饮酒,这源于其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于是我们面临一个难题:在这样一个不饮酒的国家,百事这样的品牌如何参与晚宴或高端夜间消费场景?
我们意识到:白天喝百事可乐的人,在晚上进入一家高档餐厅时,他们可能希望手上的饮品看起来不一样,更符合那个场景的氛围。这并不是要改变饮料的内容物,而是要改变人们对它的视觉认知——让它在不同场合里,看起来更加匹配和高级。
于是我们照例走了一遍完整的设计流程:
谁是这些高端消费者?
他们平常去哪些地方?
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
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当他们想要犒赏自己时,会去哪些地方?
这些洞察将帮助我们为百事打造一个在高端场所也能被接受、甚至提升场景感的高级视觉识别系统——而无需改变产品本身。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了解,这款高端视觉风格的百事可乐会出现在什么样的场合。如果我设计了一款看起来非常奢华的百事包装,然后把它摆在医院里——那就完全不合适,它在视觉和情感上都与场景不匹配。这就是为什么在做设计时,理解符号学元素——也就是与场景相关的符号、色彩与意义——非常重要。最后,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360度品牌呈现图谱,不仅仅是设计一个罐子,而是去定义这个全新品牌形象在各个触点上的全面落地方式。
我们设计了三个方向的视觉方案:
皇家蓝(Royal Blue):极简风格,采用深蓝色调,简洁而优雅。
蓝色躁动(Blue Hysteria):用蓝色搭配银色或白色,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品牌能量感。
黄金热潮(Gold Rush):主打金色调,视觉上极具奢华感。
我们发现,金色是这些目标消费者常出入场所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颜色。因此我们选择用金色作为核心的视觉资产,不仅连接起品牌与场景,也大大提升了就餐时的仪式感与尊贵感。不出意外,最终选定的是“黄金热潮”方案。
这就是百事在沙特高端餐饮场景中打造并落地的高端视觉识别系统。
我们还加入了很多小而美的细节。比如把百事可乐的logo融入到装饰图案中,让消费者在喝饮料时“偶然发现”这些小巧思,增加专属感和品牌故事的深度。随后,我们开发出了一整套视觉识别工具包,可以灵活应用在多个品牌触点上。屏幕上是我们探索过的一些其他设计方向。其中一种是使用装饰性的图案元素环绕整个罐身;还有一种是更具极简风格的设计,通过精致、工艺感极强的图案,营造出克制但高级的视觉氛围。
最终,这就是最终上市的产品。
我们使用了百事可乐的复古徽标,将其巧妙而优雅地分布在罐身上。你现在看到的是一部分我们为这次品牌上市活动所设计、打样、量产的品牌资产。同时我们还设计了快闪酒吧和相关的场景布置,确保从线上到线下,从产品到场景的整体体验一致、流畅。
结尾
说到这里,我也来到了今天演讲的最后一页,同时也是我最想表达的一句话:我们生活在一个既令人着迷又充满挑战的时代。而在这样的时代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并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心存感激。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我相信你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之一。你有能力决定人们如何看见、感受与体验这个世界。所以,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开心一点,热爱你所做的每一件事。这既是我的信条,也是我的人生座右铭。我衷心祝愿你们在接下来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创造中,都能收获快乐、灵感与满足感。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