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用车界)
崔忠付认为,未来公路货运将围绕绿色化、智能化、协同化展开深度转型,行业竞争格局或面临重塑。
7月18日-19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2025二手商用车大会(第九届)在河北沧州盛大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崔忠付在会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公路货运市场2024年的特点,并对2025年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他分析,2024年,中国公路货运市场在增速放缓和运价低迷的背景下,呈现出高附加值需求上升、跨境运输活跃、数字货运快速增长等结构性变化。他认为,未来公路货运将围绕绿色化、智能化、协同化展开深度转型,行业竞争格局或面临重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 崔忠付
2024年回顾
>>>
公路运输增速放缓与结构优化并行
崔忠付分析,当前货运总量增速趋缓,公路占比持续下滑,2024年,全国营业性货运量达568.75亿吨,同比增长3.9%,其中公路货运量418.8亿吨,占比73.6%,增速略低于整体水平(3.9%)。他强调,公路货运占比已从10年前的80%逐年下降,反映出铁路、水路等多式联运的分流效应。此外,整车货运量指数同比小幅下跌2.2%,但四季度因政策刺激和旺季需求,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回升至每周5100万辆左右。
他表示,高附加值货运需求显著增长,尽管总量增速平稳,但结构性变化明显:
工业物流:高技术制造业(如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物流需求增速达两位数,传统低附加值工业品增速低于平均水平;
消费物流: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6.7%,快递业务量达1745亿件(+21%),成为拉动需求的重要引擎;
进口物流:中间品进口增速高于大宗商品,显示产业链升级对高效物流的依赖增强。
他解释,运价低迷与成本压力并存,2024年公路运价年均同比下降2.7%,主要受供需失衡影响。成本结构中,燃油费占比降至32%(因新能源替代和油价波动),但人工成本上升至22%,反映货车司机短缺问题加剧。崔忠付强调:“运价长期承压,仅靠旺季阶段性回升难以扭转买方市场格局。”
他分析到,2024年跨境公路运输业务激增。数据显示,跨境公路运输(TIR)的持证企业数量增长460%,国际业务量增长88%,50多条线路覆盖中欧走廊,时效成本优势显著(仅为空运1/3)。
2025年上半年网络货运运单量同比增长52.8%,满帮等平台直客货主占比首超50%,显示行业数字化渗透加速。
崔忠付正在演讲
2025年展望
>>>
绿色、智能与协同成关键词
面对2025年的公路货运市场形势,他预计公路货运量仍将维持在400亿吨左右,但消费升级推动城市配送、快递等细分领域需求增长,运输服务需更灵活、定制化。
物流服务向供应链协同转型,“单一运输已无竞争力”。崔忠付建议企业延伸至仓储、加工等环节,形成全链条服务能力,以降本增效。
他分析,在政策驱动下,零碳车队(纯电动、氢能等)试点扩大,新能源车渗透率或突破50%。交通运输部近期已启动第二批零碳试点申报,要求车队100%使用清洁能源。
此外,技术重塑行业生态智能化:L4级智能重卡加速商用,AI大模型应用于物流预测与调度。而数字化的平台经济进一步整合运力,数字资产或成核心竞争力。
最后是“公转铁”倒逼行业升级,国家降低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推动铁路货运改革,公路企业需深耕短途配送与末端服务,与铁路形成互补。
结语
崔忠付总结分析,2025年公路货运市场将步入“精耕细作”时代,企业需通过技术升级、服务延伸和绿色转型应对挑战。“谁能率先抓住高附加值市场、整合供应链资源,谁就能在变革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