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七月十二日晚,二〇二五瘦西湖国风文化艺术季精彩上演,带来别样的夏日夜游体验。 沈扬生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7月17日,第二十二届徐州彭祖伏羊节“伏羊夜市”开市。 安炳力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7月10日,淮安市首个大型室内夜游剧场在板闸遗址公园启幕,吸引众多市民来体验。赵启瑞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七月二十二日晚,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华灯璀璨,游客身着古装漫步其间,在秦淮河畔驻足留影。本报记者 蒋文超 摄
七月十二日晚,游客在连云港市连云区在海一方公园晚风沙滩消费游玩。 王春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七月二十二日晚,位于南京水木秦淮的柏鲸篮球场内,市民在打球健身。 李小玉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七月二十日晚,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的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里,“苏超”球迷专属夜公园免费畅玩,单日入园人数超五千人次。 许丛军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七月五日,常熟东南夜市热闹非凡,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品尝地方美食。黄佳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褪去白天的暑气,灯火璀璨的江苏,经济热度不一般。有展览可观、有“市集”可赶、有演出可看……消弭“没有夜生活”的刻板印象,近年来江苏持续升级夜间消费场景,打破购物、餐饮的传统边界,将文化展演、体育赛事等多元业态融入商圈。
以“全域主场”理念席卷全省13座城市的“苏超”联赛,开赛两个月以来单场最高上座人数突破6万,带动文旅消费同比激增305%。赛事与夜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独特的“观赛+消费”模式:球迷们聚集在商圈的体育酒吧、主题餐厅观看比赛,赛后继续在夜市、商业街消费,形成贯穿长夜的消费链条。
今年6月公布的50个夜间消费集聚区,正是通过“商业+文化+体育”的创新组合,构建起夜经济“新场域”。省商务厅联合高德地图推出“苏·超级夜”专题活动,用户可通过平台一键获取50个夜间消费集聚区信息,并领取专属消费券包,享受夜间打车低至5折等优惠,进一步降低夜间消费门槛。
随着“苏超”赛事热度攀升,“体育IP+夜间消费”的模式刷新了城市夜生活体验,江苏的夜晚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亮”起来、“火”起来、“活”起来,更成为“夏日经济”的强劲增长点。
本报记者 王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