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右肺藏着16厘米恶性巨瘤,几乎占满半侧胸腔,让呼吸随时面临“窒息危机”。近日,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徐惟副主任医师团队勇闯“手术禁区”,用胸腔镜微创技术精准剥离这枚“定时炸弹”,以精湛医术打破“保守治疗”的预判,让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多学科联诊寻生机
患者王女士因反复咳嗽、气促等症状,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她先后辗转北京、沈阳等地的多家医院就诊,但当接诊医生看到这个体积巨大、位置特殊的肿瘤时,都表示手术风险极高、难度极大,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尽管如此,王女士和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希望,经过多方咨询后,他们最终选择来到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寻求治疗。
入院后,胸外科迅速组织肿瘤内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经全面评估,专家团队认为虽然肿瘤体积巨大,与周围血管、气管紧密粘连,手术操作空间小,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呼吸衰竭等致命风险,但凭借丰富的胸腔镜手术经验和先进设备,仍有手术切除的可能。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决定先采用胸腔镜微创技术,尽量以较小创伤完成肿瘤切除。
微创技术攻克“手术禁区”
手术当天,在麻醉科的精准保障下,胸外科团队凭借胸腔镜技术,在患者胸部切开微小操作切口。依托高清视野,主刀医生如“拆弹专家”般,以毫米级精度分离肿瘤与血管、气管的粘连,细致处理上叶血管和气管,同步完成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经过数小时紧张操作,这枚16厘米×12厘米的巨型肿瘤被完整剥离,术中出血极少,将创伤降至最低。在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王女士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第5天便康复出院。出院前,她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医护团队!”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在胸腔镜微创领域的硬核实力,更诠释了“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
上一篇:全力打好强降雨防范应对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