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北讯 (记者 王晶) 7月14日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此轮强降雨波及范围广、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隐患高,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海北州以“雨”为令,闻“汛”而动,及时启动各项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全州转移避险人员1095户5101人。
海北州派出由应急、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深入门源回族自治县一线,指导和督促落实省州防汛有关部署要求。四县相继成立督导组,分别下沉乡镇和县域重点行业进行防汛督导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压紧压实防汛责任。聚焦强降雨天气过程和影响区域,高标准落实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措施,强化灾害性天气过程和山洪、地质灾害领域风险会商研判,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部门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制度,及时启动“日研判”和“每小时报告”机制,持续强化气象云图共享共用,超前启动“叫应服务”,对重点降雨地区、乡镇“点对点”调度,“点对点”提醒。
各级消防救援、民兵应急、公安特警、矿山救护中队全部集结待命,全面实行日叫醒日点验制度。各级各部门前置棉帐篷、应急照明灯等13类防汛应急物资共67590件,前置抢险队员212名。储备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376台,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能迅速投入使用。海北州按照“全面核查、不漏村户,严格评估、精准施策”的原则,全面开展灾情核查工作,确保灾情数据准确、详实,为灾后重建和救灾救助工作夯实基础。
上一篇:构建青少年核心素养协同培育机制
下一篇:毫米级精准微创手术创造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