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富国基金)
素有“新材料之母”赞誉的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稀土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资源优势及产业链优势。自4月关税事件以来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累计涨幅达32.83%(2025/4/8-2025/7/21),那么此轮涨价由何驱动?供需格局基本面又将迎来哪些积极信号?
被誉为“工业黄金”的稀土为何重要?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其理化性能独特,在军事和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被全球多国政府列入关键矿产目录。稀土是一组金属元素的统称,包括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具有优秀的磁、光、电等物理化学性能,在军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中均有重要用途,且难以被替代,战略地位突出,被全球多国政府列入关键矿产目录。例如,永磁体中多使用钕、镨、镝等,应用于电动汽车和风能的发电机,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的关键;铈、镱、铽常用于金属合金,以提高材料强度,可用于民用和军用航空制造;镧和钕对可充电电池较为重要;钐和钇在军工领域应用广泛,是导弹制导、战斗机雷达和舰艇陀螺仪的关键材料。
关税事件以来,稀土在涨什么?
1)海内外供需市场割裂,出口管制推动海外溢价并可能传导至国内价格。自去年国内《稀土管理条例》出台后,国内稀土供应持续收缩,2025年4月中国进一步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对镝、铽等7类物项限制出口,进一步引发海外供应链紧张,根据阿格斯金属数据,欧洲市场镝、铽价格曾因供不应求在30天内暴涨约300%,国内外价差一度超过3倍。
而我国稀土出口管制之所以具备如此大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供应链话语权的主导地位。①稀土资源及供给高度集中于中国,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占比均居于世界前列,且是全球稀土产业链从采选到应用最完备的国家。②加工环节相比于海外其他公司低成本优势显著。例如重要元素镨和钕的生产,根据相关券商估计,我国在50美元/千克的价格就能实现盈利,而境外近四分之一的产能至少在100美元/千克以上的价格才能实现盈利。
2)国内稀土供需格局改善预期紧随其后。需求端,5月磁材出口许可证放款后产业链补库需求集中释放;供给端,受政策和海外供给收缩影响,稀土精矿供应整体偏紧。下一步国内稀土价格上涨的预期逐渐明朗。
3)稀土战略估值有望抬升。近期,美国某著名稀土公司将获得美国国防部数十亿美元投资,10年内,美国国防部为该企业的镨钕产品设定110 美元/千克的价格下限承诺(国内镨钕产品当前价格 45-46万元/吨水平,110 美元/千克折算国内含税价约89万元/吨),较国内溢价近80%。这一程度的高额补贴也侧面印证我国稀土管制的有效性,后续国内价格天花板有望打开,战略自主概念下板块估值有望进一步抬升。
向后看, 从预期到现实,落实供需基本面改善
综合来看下半年稀土供需格局或进一步改善。短期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稳定、国内稀土管理政策下供给持续收紧;海外订单少量恢复,部分大厂陆续招标补货,或支撑主流产品价格企稳运行。中长期,稀土全产业链纳入管控,产能整合供给收紧,价格易涨难跌;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风电等长期需求支撑稀土战略地位;海外端高冶炼成本支撑价差提振涨价预期,稀土战略价值迎来重估。
1)需求端方面,短期看,出口预期改善有望推动磁材出口量逐步回升提振稀土需求。中长期看,下游需求预期偏向乐观:① “两新”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需求量有望增长,进而带来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增加。②除传统需求外,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与欧洲军备计划正成为拉动稀土需求的新增长极。
2)供给端方面,国内政策约束或继续常态化。工信部预计7-8月发布的第二批稀土配额落地或再添催化,国内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增速可能放缓;《稀土管理条例》强化资源管控,中小企业加速出清,价格回升趋势有望延续。
春江水暖“价”先知。涨价,是经济脉络复苏中最灵敏的脉动信号。目前来看,2025年上半年稀土均价同比上涨,在轻、重稀土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稀土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或持续提升,稀土产业链公司业绩有望向好。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上一篇:袁岳:保护烟火气、多样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