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7月22日电(记者 王鹤)峰飞航空吨级以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V2000CG凯瑞鸥单机适航证(AC)22日获中国民航局批准,集齐适航“三证”(TC、PC、AC)。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峰飞各机型框架+意向+实际付款订单合计1000多架。此次交付的载货版V2000CG凯瑞鸥预计在明年开始产能爬坡,载人版eVTOL盛世龙即将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预计在一两年内完成适航认证。
谢嘉表示,载货版eVTOL适用高时效、高附加值运输场景,适合海外岛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太完善的地区,实现关键物资的运输。峰飞大型吨级eVTOL航空器的进展放眼全球都非常快,属于最早获得“适航三证”的企业之一。
电动航空器有几大特点:一是纯电动,噪音是传统航空器的1/10甚至更低,因电动化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成本亦大幅低于传统航空器。二是垂直起降不需要跑道,不需要机场,不占用城市的大量土地资源,更加灵活。三是电动化意味着数字化、智能化,未来航空器接入到时空智能平台,实现跨时代的应用。
谢嘉表示,航空物流分为干线物流、支线物流、末端物流,干线是500公里到1000公里,或1000公里以上,依托传统机场或通航机场,需要大载重的传统固定翼航空器,一次性运输大量货物,但受制于机场位置限制;支线物流是从机场端到分拣中心,是峰飞这类大型eVTOL瞄准的市场,不依赖枢纽机场,未来起降点、垂直起降场建立后,就可在成百上千个起降点之间实现连接;末端物流则是当前很多小型多旋翼航空器/无人机的市场,瞄准的是最后5公里、最后1公里。在支线物流定位上,eVTOL具有优势。
谢嘉表示,未来实现大规模应用后,eVTOL的物流成本会下降到一个相对理想的水平,从硬件和能源消耗角度,电动化整体成本低于传统燃油航空器。此外,载货版本eVTOL无人驾驶,无需飞行人员,整体运营成本必然低于传统方式。
“今年我们会有标志性意义的典型物流运输场景落地,实现商业闭环,当相关运营数据令各方满意时,接下来就会进入规模化的扶持和推广阶段,预计在明年或后年。”
谢嘉透露,峰飞载货机型和载人机型的体积大小和构型基本一致,但安全性级别有很大差异,因此模组不同,货舱和客舱亦有差异,货运场景的前期开拓及实际应用所积累的数据,可显著缩短载人机型适航审定周期并降低相关成本,峰飞载人航空器预计于一至两年内完成适航认证。
他认为,中国企业处于全球电动航空器市场的前沿位置,与海外企业并驾齐驱;海外市场亦存在众多优秀企业,整体呈现开放、包容及深度沟通态势。各方共同致力于实现未来人类交通的便捷性、公共性、高效性及高性价比。
中国企业的显著优势在于,电动化产业链的人才积累、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具备将实验室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的能力。此外,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及面向全球的开放策略,将助力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化进程中取得进一步发展。“当前eVTOL竞争环境尚处在初级阶段,市场仍呈现显著蓝海特征。”谢嘉说。
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