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问在贯彻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过程中,楚雄州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文旺:近年来,楚雄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做“减法”破除壁垒,做“加法”赋能成长,37.6万户经营主体在楚雄安心发展。
一是在政策上破壁垒,当好民营企业“娘家人”。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民营经济“管住放活”。以政府有形之手“搭好台”,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创建政策“一码通”“融信服”平台,让政策“免申即享”直达企业。以市场无形之手“拓空间”,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去年清理隐性壁垒23项,让企业公平竞争。
二是在法治上强保障,当好民营企业“守护者”。健全权力、负面和责任清单,强化权益保护和纠纷化解,让企业安心经营。精简“督检考”事项至64项,行政检查减少11%;建立公检法“涉企纠纷快处、侵权行为严打”联动机制,帮助龙佰集团等成功维权,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下降44.3%;强化“府院府检联动”,助力龙发制药等脱困发展,涉企纠纷解决时间平均缩短40%,维权成本降低了35%。
三是在服务上提效能,当好民营企业“店小二”。聚力打响楚雄效率、服务、诚信“三大品牌”,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创新实施专班制、攻坚年行动,率先在全省推出帮办代办联动机制,隆基、宇泽开工投产,元谋远达建成投运等持续刷新“楚雄效率”;率先在全省建立“局长坐诊接诉”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率先在全省建成社会信用体系监管平台,“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均压缩办理时限65%。
四是在发展上优生态,当好民营企业“孵化器”。以科技和资本赋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两年投入36亿元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推动稀贵金属、绿色硅光伏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创指贷”“彝绣贷”“节水贷”等产品,探索“产业+金融”“基金+招商”等模式,助力云南宇泽、云南国钛成为全省仅有的两家独角兽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入楚,成立全省第一家“国字号”现代种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51.2%,“专精特新”企业数居全省前列。
记者:通过这些举措,楚雄州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了民营经济规模壮大和质量提升。下一步,楚雄州将如何让民营企业享受“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
张文旺:当前,楚雄州正聚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全州每千人企业数居全省第二,营商环境考评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下一步,楚雄州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耕营商环境沃土、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努力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
一是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实施民间投资领域隐性壁垒清障行动,让民企能投敢投,确保民间投资占比达65%以上。二是营造更加暖心的发展环境,落实好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三张清单,建立健全涉企政策“刚性兑现”平台,升级“检察护企2.0”工程,完善“民商事调解+仲裁+诉讼”衔接机制,确保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5%以上。三是营造更加便捷的办事环境,推动“数字政务”升级,确保今年接入全国19个省市“跨省通办”平台,实现157项高频服务“跨省通办”。
云南网记者 吕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