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维科网光伏)
7月21日,中国电建(601669.SH)披露2025年上半年经营数据,新签合同总额达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能源电力业务以4313.88亿元的规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
能源电力业务方面,其贡献了62.8%的份额,同比增长12.27%。其中,太阳能发电新签项目数量616个,新签合同金额1137.43亿元;风电新签项目数量652个,新签合同金额1429.02亿元;新签水电项目576个,新签合同金额1004.55亿元;抽水蓄能新签项目数量292个,新签合同金额413.81亿元。
境外业务方面,上半年境外新签合同金额1416.65亿元,同比增长17.50%,明显高于境内3.16%的增速。典型项目包括埃及苏伊士1.1GW风电项目、几内亚凯博华兴铝土矿采运工程等。
具体来看,新型储能业务迎来井喷式增长,单月斩获13GWh超级订单。中国电建上半年在新型储能领域新签项目高达96个,合同金额累计达到209.14亿元,占能源电力业务总量的4.85%。
尤其在6月份,公司成功落地7个规模超过5亿元的项目,总规模达到2.75GW/13GWh。项目包括乌兰察布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的电源侧储能EPC+运维项目、深汕特别合作区300MW/1200MWh电站以及谷山梁双站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的独立储能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大容量长时储能已成为主流趋势。
风电业务则以68.78%增速领跑新能源。在重大项目中,辽宁东港100万千瓦海上风电EPC项目总投资达107.7亿元,内蒙古乌兰察布则实施了风电配储一体化项目,配套有600万千瓦时储能设施。海陆并举战略有效实施,海上风电凭借技术成熟度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预计将成为2025年的主要增长点。
传统水电与抽水蓄能业务在其优势领域持续动力:水电方面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6.67%;抽水蓄能领域同样表现突出。在新型储能爆发同时,抽蓄仍占据66.4%的长时储能市场份额,彰显其不可替代的基荷价值。
太阳能发电业务方面,该业务出现战略收缩,成为能源电力板块唯一下滑领域。该业务新签合同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55%。面对产能过剩的现状,公司被迫寻求转型之路,逐步从单一的光伏EPC业务向“光伏+储能”系统集成领域拓展。例如,6月在新疆塔城启动的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即配套了储能EPC。截至目前,此类新型业务模式的占比已提升至35%。
资料显示,中国电建是中国特大型综合性工程建设企业集团,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可追溯至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 ,后经多次重组整合形成现名。2011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669),是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领者。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425.60亿元,同比增长1.72%;归母净利润为26.36亿元,同比下降13.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98亿元,同比下降13.99%。
上一篇:时隔十余年,美国核武器重返英国
下一篇:当“夏”旅行去哪?攻略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