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上海中小学放暑假都是“铁将军把门”?只要上网搜索相关的运动小程序,七月和八月里,很多校园和社区的运动场所都是热火朝天,吸引市民打卡健身。那些暂时关闭的学校多半是处于校园修缮状态,不对外开放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
校园场馆正常开放
昨天下午5时许,位于茅台路上的延安中学,陆续有市民进入学校体育中心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家住新渔路的孙女士说,通过相关小程序就可以预订打乒乓、羽毛球、篮球等活动,还可以去游泳。这样的校园开放特别适合亲子体锻,既避暑也达到健身目的。据记者询问,暑假里的公众游泳时间为上午9点半到晚上9点半,一直持续到8月24日,之后则要推迟到下午5点后才向社会开放。因为这个隶属于教育系统的泳池,开学后白天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服务。在上海,类似延安中学体育中心这样全年向社会开放的中小学有很多。当然,这些校园运动场所也会每隔三五年做一次大修或小修小补,工期短的一两个月,长的要半年以上。由于是与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和操场隔开的,所以,它们的整修时间不一定在寒暑假,一般是与学校大修错开,安排在其他时段。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对学校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维修、更换前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设置警示标志。据新民晚报记者昨天从本市多个区教育局了解,市民对中小学在暑假里进行大修普遍表示理解,毕竟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过少年时的经历——经过暑假修缮后,开学第一件事就是先打扫教室。因此,放假以来几乎没有接到过“因学校大修而不开放运动场所”的市民投诉。
确保安全才能开放
某区教育局一位职能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日常教学期间,校园内师生密集、课程安排紧凑,若此时进行修缮,施工产生的噪声、粉尘、场地占用等问题,会直接干扰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及影响校园安全,甚至可能导致课程中断或教学场地临时调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暑假期间校园处于相对空置状态,为大规模修缮(如墙体翻新、屋顶防水、地面改造等)提供了“窗口期”。而且,暑假也是集中排查和修复校舍安全隐患的最佳时机。以上海为例,梅雨过后,校舍可能出现屋顶渗水、墙体返潮等问题,暑假可及时做防水处理。此时正是高温季节,有利于建筑材料的干燥和固化,提高修缮质量,确保在开学前完工。他说:“即便只是粉刷墙面,但材料会堆放在露天,像油漆、涂料、预制板等,必须严格防火。此时别说市民不宜进入,就是本校人员也必须远离施工现场。”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场馆要首先保证本校师生的教育教学需要和日常活动需求,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优先向学生开放,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即便是有条件在暑假里向公众开放运动场所,但中小学普遍表示人手紧张、力不从心,仅靠值守的几个门卫是很难监管到一大片运动场地的。尤其是运动者的人身安全保险制度还不健全、受伤紧急救援措施还不到位,万一发生运动伤害事故,学校往往会成为“冤大头”,甚至惹出难缠的官司。
场地供给更为多元
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向公众开放运动场地的不仅仅是学校,还包括公园、绿地等,甚至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也应当利用相关条件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业余健身活动。其实,这些规定已经从政策上厘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公众进行体育健身活动不能只抓住学校一家“薅羊毛”。
新民晚报记者发现,校园跑道暂时“打烊”,但申城暑期运动菜单却一点没缩水。上海市体育局早已为市民备好了“Plan B”——政府补贴、社会联动的“乐动上海”暑期体育大礼包,同样能让大家动得畅快、玩得尽兴。从今年8月1日起,市体育局启动新一轮“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发放,总额3000万元的补贴为市民健身开辟新路径。除了通用券,七种专项券精准对接不同人群需求:助老专项券支持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体验,游泳专项券满足夏季亲水需求,足球专项券最高可减300元。
作为暑期运动的主角,今年市体育局继续为青少年推出普惠型的“青少年体育夏令营”,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击剑、攀岩等44个项目共开设1200余期,全部执行政府指导价,最低仅需200元/期。家长通过“上操场”微信公众号即可一键报名。记者登录小程序发现,想让孩子在假期变得更“野”一点的,还可以选择刚上线的“户外体育活动营”。定向越野、皮划艇、桨板活动走进郊野公园、度假区,而“小胖墩”们也有了专属的“健康减重训练营”。
酷热天里,成年人的体育赛事也是热热闹闹。7月20日至8月31日,虹口区的“哈扎劲运动会”把瑞虹天地月亮湾变成免费亲子运动场,腰旗橄榄球、飞盘九宫格、趣味跳绳轮番上演。卢湾体育场的夜跑接力、嘉定“3×3社区篮球争霸赛”等夜间赛事,都把开放时间延至晚上10点左右,方便下班族“错峰”流汗。这些既有市、区两级体育部门牵头,也有社会各界协力举办的体育活动,不仅极大满足了市民的健身需求,也让运动场地的供给变得更为多元、更为便利。
原标题:新民教育观察|中小学校园暑假也需要“喘口气”,校舍依法修缮需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