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我国科学家用首台月壤打砖机制造的模拟月壤砖。(央视截图)在月球探测领域,继成功采样返回之后,我国又开始了在月球建设科研站的规划。近日,我国首台月壤打砖机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成功。
月壤打砖机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熔融成型,实现用月球的土,建设月球的房子。月壤打砖机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
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院工程师杨洪伦介绍,利用一个跟踪机构追着太阳走,通过类似于抛物面的反射镜,实现把太阳(光)汇聚在一个点上,然后通过光纤柔性及远距离传输。实验所使用的“月壤”是参考真实月壤成分而制成的模拟月壤。由于实验场位于室内,不具备太阳直射的条件,因此研制团队使用了太阳模拟器,将3000倍太阳光的能量传递到模拟月壤上,进行月壤熔融试验。
通过这套装置制成的月壤砖具有强度高、原位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可以满足月球科研站的交通道路、建筑物建造等需求,工程化应用后将搭载探测器前往月球,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建材保障。
深空探测实验室是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6月8日正式开启运行。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盖房子”,从月壤提取水冰等项目,都是他们在牵头。在深空探测实验室,记者见到了一个未来展厅,这里展示的都是人类未来的科技图景。
不久前,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在合肥成立。
综合央视、《北京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