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创始人
2025-07-22 06:35:19
0

低空载物货运是指利用无人机、eVTOL等新型低空飞行器,在1000米以下空域执行货物运输任务的新兴物流模式。低空载物货运通过三维立体的飞行路径,实现从仓储中心到配送终端的直线连接。这种“点对点”的空中配送,突破了物理空间约束,将配送服务从“最后一公里”精确延伸到“最后一米”。

当前,我国低空载物货运仍处于特定场景的小规模探索阶段,应用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山区海岛等传统物流难以覆盖的配送盲区,重点解决传统物流无法覆盖或成本过高的配送难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技术验证与政策试点并行推进,各地都在积极建立基础的空域管理和安全标准体系,商业化成熟度不高。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低空物流将向城市周边和次中心区域大规模拓展,形成常态化运营模式。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安徽省充分发挥政策先行优势,在空域开放、审批简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目前安徽已集聚数百家低空企业,形成了从研发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2024年,合肥开通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低空物流从试验阶段走向实用阶段。黄山、安庆等地“云上邮路”成功运营,将过去数小时山路跋涉缩短至十几分钟的空中直达,展现了低空物流的巨大潜力。

快速发展的同时,低空物流也面临着挑战。续航能力不足、通信安全薄弱等技术瓶颈仍然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飞行安全、电池故障引发的坠落风险等问题都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激增,空域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低空空域的高效利用,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推动低空物流运输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系统协同。政策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低空经济法规体系,重点完善空域开放、安全标准、数据保护等关键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统筹规划低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包括起降平台、通信保障、气象监测等配套设施,特别要解决城市中心区域起降场地稀缺的问题。技术层面,应集中力量突破续航能力、智能避障、精准降落等核心技术瓶颈,推动AI路径规划、新型储能技术在低空物流中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连江:夏日鳀鱼加工忙 在连江的夏日,鳀鱼加工正忙得热火朝天。阳光热烈地洒在海边的加工厂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鳀鱼一...
申菱环境涨2.09%,成交额7... 7月22日,申菱环境盘中上涨2.09%,截至09:48,报40.56元/股,成交7908.76万元,...
教师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学校工会...  本学期我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德育工作为重点,以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为突破口,认...
邵阳液压涨2.06%,成交额2... 7月22日,邵阳液压盘中上涨2.06%,截至09:43,报36.19元/股,成交2.69亿元,换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