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猪价跌了 企业却赚了
创始人
2025-07-22 04:35:58
0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这是一张不同寻常的数据表:上半年,四川与全国一样面临猪价下行的压力。但同期,四川上市猪企的半年报却业绩飘红。

      这也意味着,四川猪企保持了自去年6月以来持续12个月的连续盈利势头。历经“超长猪周期”的考验后,四川猪企品尝到了甜蜜的味道。

      作为全国生猪第一大省,四川常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左右。在保持这么大的出栏量的同时,四川猪企是如何做到在压力下盈利的?

    意外的盈利

    生猪价格同比下跌,上市四川猪企全部保持盈利

      “确实,很多人都感觉不可思议。”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李晓勇说,自己对这个现象倍感意外。

      这是一组略显反差的数据。在销售端,今年1月至6月,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5.50元/公斤,同比下跌0.8%。作为全国生猪第一大省,四川的走势与全国几乎一致。在原料端,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今年5月前后,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波动。

      从企业报表上看,上市的四川猪企全部保持盈利状态。7月14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希望)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亿元至7.8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150%。同时,乐山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巨星农牧)盈利1.65亿元至1.95亿元。今年狂飙突进的猪企,还有另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一路从3月底的31元港币/股左右涨至目前的102元港币/股。

      出栏量也见证了川企盈利带来的生产积极性。上半年,四川生猪出栏3080.4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1.0%。

      如何看待这种反常现象?“价格跌幅不大,企业没有滑出盈利区间。”李晓勇说,0.8个百分点的跌幅,不足以让川猪上市企业进入亏损通道。他说,今年5月前后饲料价格短暂上涨,要不是这个因素,川猪养殖企业的盈利报表还会更好看。

      另一家猪企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在其有关负责人看来,上半年的盈利是全行业的喜讯,为企业恢复元气和下一步布局奠定了基础。毕竟,自2021年5月至去年5月,川猪养殖端经历了史无前例的30多个月的亏损周期,不少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现金流压力。而过去近一年的持续盈利,已经让大部分川猪企业走出了资金压力的阴霾。

    背后的逻辑

    养殖规模稳定、成本下滑,川企盈利水到渠成

      “这个现象是多方因素导致的。”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说,上半年猪企盈利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今年前5个月全国猪肉进口45万吨,总体处于2017年以来的低位。同时,中央储备冻猪肉在1月至5月启动轮换,5次累计收储11.22万吨,稳定了猪价的走势。

      但对于四川企业来说,杜绝产能“内卷式竞争”才是大家公认的原因。

      “这两年,我们有过阶段性的扩产,但总体来说还是以稳定为主。”李晓勇的另一个身份,是成都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总裁。他说,过去两年,川企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承压的背景下,选择了最为稳妥的策略:不在产能上“内卷”。

      不卷产能,始于2023年。这一年,四川的生猪出栏达到了6662.7万头的历史新高。但当年,全省猪企亏损面积也超过以往。当年下半年开始,养殖企业陆续调整产能布局。2024年,四川生猪出栏6149.6万头,同比下降7.7%。也是2024年,四川生猪企业迎来了自2021年之后的首个盈利年份。

      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年上半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四川生猪存栏3728.0万头,同比下降1.3%。作为生猪产能调控“指向标”和“总闸门”的四川能繁母猪数量变化也见证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末,全省能繁母猪存栏362.4万头,同比下降1.8%。

      “吃一堑长一智。”省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此前,养猪行业或多或少存在“逆周期操作”的思维,主要方式是在市场低迷背景下逆势扩张。但长达3年多的“超长猪周期”亏损,给了大家真真切切的教训。

      不卷产能,不意味着川企选择了“躺平”。过去两年,四川猪企的养殖成本持续下降,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改“四川养猪成本高于全国”的刻板印象。例如,巨星农牧的2025年度规划商品猪完全成本目标为6.5元/斤以内,远远低于业内平均值。

      数据更为直观。今年上半年,全省猪肉产量243.8万吨,同比增长3.1%,增幅远高于出栏量。

      养殖规模稳定,成本持续下滑,川企的盈利水到渠成。

    未来的走势

    畜牧产业硬招、实招持续落地,持续盈利不是难事

      受近期高温等影响,猪肉消费预期走低。受此影响,全国猪价已略有回调。

      那么,川企下半年还能盈利吗?朱增勇表示,从全局来看,去年下半年到今年6月,全国新生仔猪的数量持续增加,预示着20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充裕。不过,农业农村部此前出台政策,引导养殖场将生猪出栏活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出栏重量将会逐渐下降,猪肉供应有望更为均衡。此外,进入9月开学季后,全年猪肉消费旺季将会到来。因此,三季度后半段,川猪价格将会出现季节性回升,并有望持续到马年春节。在朱增勇看来,猪企在下半年有望整体保持盈利势头。

      面对这一走势,川企如何选择?“对标出栏目标任务,保持产能稳中有升的态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能繁母猪存栏位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且有望止跌回升。这意味着,四川具备随时可以扩充产能的基础。

      这个判断,来自国家和四川省级层面的大动作。

      此前,农业农村部表示,下半年将重点抓好生猪调产能,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适应性调整产能,促进供需均衡。四川省政府印发《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落实好能繁母牛补助和生猪、牛、羊出栏奖补政策。其中,对符合条件的肉牛(含牦牛)能繁母牛养殖场(户),省级财政按照300元/头的标准给予激励。对超额完成生猪、牛、羊年度出栏目标任务的市州,省级财政分别按照超额部分50元/头、200元/头、30元/只的标准给予激励。同时,聚焦万亿级畜牧产业建圈强链,做大做强肉类精深加工,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肉制品加工企业,对专精特新企业能力提升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最终,引导企业降低养殖端成本、进一步优化调控举措、延伸产业链。

      “只要延长链条、可控性增加,养殖企业今后的持续盈利是不难的。”省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四川畜牧产业的硬招、实招持续落地,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将会伴随盈利能力的提升而稳步增加,“生猪第一大省”的头衔还会继续保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学音乐老师工作计划范文推荐 ... 一:指导思想:继续贯彻落实《芙蓉区教育局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实施意见》和《新课标,新理念》,根据我校三年...
幼儿老师工作计划:一个新学期 ... 很高兴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在这个新学期里,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保质保量地做好各项工作,...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教师... 优势:重视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因材施教,注重做好个案的转化工作,效果明显。认真完成园...
潮城海宁这样守护“星星的孩子” (来源:南湖晚报)转自:南湖晚报   N通讯员 杨张添 晚报记者 陈 强   “以前带娃去海宁...
“实训引才”助力产业与人才双向...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实训引才”助力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王艺 日前,江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