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儿童成长不断档
创始人
2025-07-22 04:10:51
0

  【专家学思】

  作者:文倩(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如何让孩子们拥有七彩假期,是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话题。然而,放暑假后,乡村儿童往往陷入漫长而孤独的时光。

  当前,乡村儿童暑期生活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教资源匮乏。相对城市而言,乡村文化、教育资源匮乏,乡村孩子缺乏学习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成为绝大多数乡村留守儿童的“玩伴”。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大约1550万名乡村留守儿童中,40%的人都有自己的专属手机,49.3%的人经常使用长辈手机。暑假期间,他们经常利用手机看短视频、玩游戏,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

  情感陪伴缺失。许多乡村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平时只能与祖辈或其他亲人生活在一起。祖辈往往只能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情感交流和心理关怀方面不足,这导致孩子容易产生孤独、失落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安全隐患突出。暑期里,学校老师监管缺失,家长监护不到位,使得乡村儿童面临的安全风险增多,溺亡成为乡村孩子的重大安全隐患。据了解,溺水已成为我国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野外河道成“重灾区”,超七成事故发生在午后至黄昏这个农忙无人盯娃的时段。此外,烫伤、玩火、玩电、交通事故等也严重威胁着乡村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

  解决这些问题,给乡村儿童一个快乐、安全、丰富的暑期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首先,通过亲情团聚,弥补情感缺失。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存在亲情饥渴,长期和父母分离,极不利于其心理健康。暑期时间比较长,父母把孩子接到身边共同生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亲情团聚可显著缓解孤独感,重建亲子信任,而城市生活也可以丰富孩子的成长体验;另一方面,进城生活可规避乡村监管薄弱带来的风险。而对于无法接孩子到身边的父母,也应在暑期多一些“云端陪伴”,通过安装家庭摄像头、视频聊天等方式,更多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参与孩子成长全过程。

  其次,增加“家社”互动,创新活动载体。亲情团聚固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总有一些留守儿童受条件所限,难以和父母共同生活。当地党委政府,可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驻村工作队、退休教师等,开展“家社”联动,给留守儿童提供文明礼仪讲座、家庭教育讲堂、心理健康讲习等多样的活动。还可以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导、照护、托管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暑期课程,让孩子们能在书屋里纳凉消暑、完成作业、培养兴趣、广泛阅读等。此外,暑假正是手机游戏的“畅玩时刻”。尤其建议家长或者大学生志愿者们,精选一些优质的网络平台、网络课程、博主等,推荐给农村儿童,以良币驱逐劣币的形式,减少其对游戏的沉迷。

  再次,鼓励操持家务,实现自我照顾。尽管近些年一些团体在暑期会组织不少志愿帮扶活动,但这些活动大都时间比较短,且受益面窄。因此,学校和家长应在日常中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识险意识。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应认真落实劳动进课堂要求,让学生在劳动中了解身边环境,充分成长进步。“代管家长”和家庭监护人应为留守儿童开辟暑期“第二课堂”,帮助孩子学习种养及收获劳动果实的基本技术,比如刨花生、收玉米等,锻炼其吃苦耐劳精神,丰富其暑假生活。

  最后,重视防溺护苗,守住安全底线。暑假是乡村儿童溺亡高发期。建议教师、家长、村干部、志愿者等充分认识此问题的严重性,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直观的情景模拟和有效的互动问答,全方位、多层次的给孩子们剖析溺亡事故的成因、特点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玩水潜在的危险。地方党委政府应持续扛起儿童防溺亡的责任,采用“网格员+志愿者”的日常巡查、“防护网+报警器”的物理防控、“无人机+无人艇”的技术防控等方式,确保织密“人防+物防+技防”的防溺水安全网,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2日 07版)

[ 责编:邢彬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早读|用稳定币接盘美债,稳赢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上观新闻)早...
美法官判处枪击非洲裔公民的前警... 每经AI快讯,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一名法官在法庭听证会上判处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前警察布雷特·汉...
长者生日面传递家味道 (来源:湖州日报)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陈虹  通讯员  浦宣   本报讯  “祝您生日快乐!”...
内裤袜子一起洗到底脏不脏?讲究...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行业观点】生活里常有人纠结:内裤和袜子能不能扔进洗衣机一起洗?有人觉得 “反正...
酷暑天老人频频走失,如何防范应... (来源:湖州日报)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林城镇一位老人早上8时离家后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