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行业观点】生活里常有人纠结:内裤和袜子能不能扔进洗衣机一起洗?有人觉得 “反正洗衣机能洗干净”,有人却坚信 “这俩放一起就是埋汰”。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绝对,得从细菌种类、洗涤方式和个人健康状况说起。
先说说内裤和袜子上都带着啥。内裤最容易沾上的是肠道和泌尿道的细菌,比如大肠杆菌,还有可能有阴道分泌物里的乳酸菌、念珠菌这些;袜子上则常见皮肤角质、汗液,要是有脚癣,还会带着大量真菌,像红色毛癣菌就爱在袜子上扎根。这些菌群混在一起,理论上确实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 —— 比如袜子上的真菌沾到内裤上,再接触私密部位,就可能引发股癣或阴道炎。但这事儿的风险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怎么洗。
要是用常温冷水、普通洗衣粉随便搅两下,那确实悬。冷水杀不死真菌,洗衣粉的清洁力有限,脱水后残留在衣物上的水分还可能让细菌继续繁殖。但如果用 60℃以上的热水,再加上含酶的洗衣液,情况就不一样了。研究显示,60℃热水能杀死 80% 以上的真菌和大肠杆菌,蛋白酶还能分解细菌的蛋白质结构,再加上洗衣机高速脱水时的物理摩擦,大部分致病菌都能被清除。不过这里有个前提:洗衣机本身得干净。
很多人忽略了洗衣机其实是个 “细菌窝”。滚筒和波轮的缝隙里,总会残留一些污水和洗涤剂残渣,时间长了就会滋生霉菌,形成一层黏糊糊的 “生物膜”。下次洗衣服时,这些细菌就可能附着在衣物上,反而加重污染。所以哪怕分开洗,不定期清洁洗衣机也白搭。有人说 “我每次洗完都擦干净”,但缝隙里的水分根本擦不到,最好的办法是每月用一次洗衣机清洁剂,空机运行一个高温程序,让热水和清洁剂把缝隙里的细菌冲出来。
再说说 “分开洗” 这事儿,不是所有人都必须严格分开。如果家里人都没有脚气、皮肤病,内裤和袜子每天换,用高温 + 强效洗衣液洗,晒干后再穿,风险其实很低。但要是有人有脚癣,或者女生正处于妇科炎症期间,那必须分开 —— 真菌这东西特别顽固,哪怕高温洗过,也可能有少量孢子存活,一旦接触到黏膜部位就可能引发感染。这种情况下,最好准备两个洗衣袋,一个装内裤,一个装袜子,洗完后分别晾晒,别堆在一个盆里。
至于 “一机多筒” 还是 “两个洗衣机”,得看家里的实际情况。一机多筒这两年挺火,一个主筒洗大件,旁边带个小筒洗内衣袜子,确实方便,省地方,还能同时洗两拨衣服。但小筒的容量一般只有 2-3 公斤,要是家里人多,一天换下来的内裤袜子可能得洗两批。而且小筒的转速通常比主筒低,脱水不够彻底,洗完的内衣还得拧一把才能晒。
两个洗衣机的话,优点是容量不受限,大的洗外套床单,小的专门洗内衣,不用担心交叉污染。但缺点也明显 —— 占地方,小户型卫生间可能塞不下两台;而且两台机器的耗电量加起来比一机多筒高,长期用下来电费不少。另外,两个洗衣机的管道安装也麻烦,得提前留好两个排水口,不然洗完一个就得拔管子换另一个,反而更费劲。
其实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不用非得纠结设备,做好 “细节管理” 比买贵机器更有用。比如洗内裤时加一勺衣物消毒液,选 “内衣程序”(水温通常设定在 40-60℃,转速适中);洗袜子时如果有脚气,单独用一个盆先泡 10 分钟足光粉,再放进洗衣机。晒的时候别偷懒,内裤袜子都放太阳底下晒,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剂,比烘干机更靠谱 —— 烘干机虽然方便,但密闭环境反而可能让少量残留细菌繁殖。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脏衣服别堆太久。有人习惯攒一周的衣服再洗,内裤袜子闷在洗衣篮里,温度和湿度刚好适合细菌滋生,本来少量的致病菌可能繁殖到原来的几十倍,这时候哪怕分开洗,风险也升高了。最好是当天换下来当天洗,或者用带盖的洗衣篮,避免灰尘和其他细菌掉进去。
说到底,卫生这事儿讲究的是 “适度”,不用搞得太焦虑。既不用因为怕污染就手洗到胳膊酸,也不能图省事啥都往一起扔。根据家里人的健康状况选对洗涤方式,定期给洗衣机 “洗澡”,比纠结买一台还是两台机器更实在。要是预算充足、地方够大,整个一机多筒图个方便没毛病;要是家里空间小,做好分开洗 + 高温消毒,普通洗衣机也能洗得干净又健康。
(1017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