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7月21日电(记者王金虎、俞海萍)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指出,今年1月至6月,全国法院审判执行案件收案2109.2万件,同比增长25.5%,与上年同期包括诉前调解成功在内的各类案件相比下降8.5%。结案1732.5万件,增长16.7%;审限内结案率94.82%,同比增长0.36个百分点,为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会议强调,要以精准司法政策促推经济政策落地见效。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7.2万件,同比上升15.9%。发布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意见,围绕科技创新主体、行为、成果、环境等提出一系列司法服务保障举措,着力保障创新创造。近年来,最高法院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司法政策,比如规制“背对背”条款和“知假买假”行为、明确房地产企业风险化解中权利顺位等司法解释出台后,各级法院据此审理了一大批案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会议指出,在严格公正依法的前提下,要用足用好以调促和、活封活扣、引导“可重整不清算”等措施,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做实定分止争。据悉,今年上半年审结破产案件8704件,同比下降10.1%,对陷入财务困境但仍具有市场潜力的企业,通过重整、和解等方式,帮助“危机”企业寻“新机”,对确实没有挽救价值的“僵尸”企业,坚决推动“出清”,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市场资源高效配置。
会议指出,规范涉企执法司法,审判机关是“最后一道防线”,特别是对于涉罪和行政处罚等案件,要恪守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加强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坚决纠治违规异地和趋利性执法司法,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和实质化解,针对行政争议多发高发领域存在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会议强调,要用好“3+N”工作机制,共商源头预防化解举措,推动行政争议由个案协调、事后化解向前端治理、源头预防转变,力争把争议多发高发势头降下来,把行政案件服判息诉率提上去,增强人民群众对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获得感。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2日 03版)
[ 责编:邢彬 ]
上一篇:在四川开江有个瓦雕艺术村
下一篇:守护儿童成长不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