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7月,骄阳似火,大地被炙烤得滚烫。鄂、湘、豫广袤的烟田里,空气灼人,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火热的气息。
湖北香青肥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班组职工们,踩在发烫的土地上,身影在蒸腾的热气中晃动。
崎岖的山路蜿蜒起伏,每一步都带着沉重的喘息。汗水顺着鬓角、鼻尖大颗大颗地滚落,砸在山路上。
半小时的艰难跋涉后,目标烟田终于出现在眼前。眼前的景象瞬间洗刷了职工们所有的疲惫: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烟株,叶色青翠,叶片肥厚,株型挺拔,一片生机盎然的画卷在热浪中铺展开来,科技的力量在田野里结出硕果。
在重庆、湖南、贵州、河南的烟区里,同样跃动着香青职工的身影。他们蹲在田埂边,与烟农细细交谈;他们查看每一片烟叶,记录着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各地土壤、不同管理下的表现。白天汗水洒在田间地头,夜晚农化服务队员们围坐一起,梳理白天的见闻,分析海量数据。
香青公司生产区曼海姆硫酸钾车间里,则是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四台反应釜内温度高达500摄氏度,热浪扑面而来。
汗水如注,工友们蓝色的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个班次下来,喝下几公斤水是常事。随手一抹额头,指尖沾满的竟是细小的盐粒。
面对困扰公司30年的盐酸产品杂质含量高的技术难题, QC小组打破陈规,反复试验,大胆创新。最终,一场精心设计的技术改造,让盐酸硫酸盐含量从200PPM成功降至40PPM以内。30年的“硬骨头”,被这群不服输的工匠啃了下来。
“咱们多流点汗,烟农地里就多一分丰收的希望!”劳动模范、司炉工张俊华的声音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