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铁路评湖北|探访蕲春:一株艾草如何成为富民强县的密码?
创始人
2025-07-21 19:05:16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黄冈报道   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陲、大别山南麓,这里是明代医圣李时珍的故乡。沿着铁路抵达蕲春南站,站房设计的细节之处均体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据了解,其灵感汲取自“本草纲目”与“艾都”元素,从中可见象征百草的装饰纹样,以及体现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精神的文化符号。站前广场及景观设计也着重体现“药旅联动”的特色,彰显蕲春作为“中国艾都”和中医药文化重镇的独特魅力。

2022年4月,蕲春南站随着黄黄高铁的开通正式投入运营。区域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交通的先行,蕲春南站的开通,不仅推动了蕲春县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拉进与武汉都市群以及长三角等城市群的时空距离,更带动了当地的蕲艾产业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县域、传扬千里,在蕲艾等道地药材走向全国的同时,更多的游客到访这一医圣故里。

一株艾草,成为了蕲春县大健康产业升级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2024年,蕲春县蕲艾产业集群以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63.06亿元,同比增长27.12%,成长为拥有4000多家企业的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并带动30万人全产业链就业创业。

蕲春企业家的“工匠精神”

湖北艾师傅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位于蕲春县漕河镇刘榜村,走近基地便是满目青绿,空气中是艾草的浓郁香气。公司董事长陈志祥介绍,基地的艾草已在端午时节进行了采收,如果端午前过来,这里的艾草都有一人高。

艾草易燃,最早时被用作火种,直到人们发现其药用价值,便更为推崇。而蕲春的蕲艾更是艾中之王,中国“四大名艾”中,蕲艾长得最高、叶肉更厚、精油含量最高、发热值也更高。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其中的“蕲州”,便是如今的蕲春县。

蕲春县的蕲艾企业家们,颇具“工匠精神”,陈志祥是其中之一。从2014年成立至今,艾师傅仍坚持古法制作的手工工艺,生产过程中没有接触金属机械。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必须陈放三年才能制作使用。陈放后的艾叶从袋中拿出来,先经过人工的挑制,去其枝梗,只保留叶片,再进行磨、捶、筛、卷,便能成为用于艾灸的艾条。“手工制作的艾条烟小不呛、火力温合且渗透力强,这样的艾灸效果最好。”陈志祥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参观艾师傅厂房时注意到,在这里工作的多为妇女。陈志祥介绍,厂房的员工基本是附近的女性村民,且工作时间也根据她们的需要合理安排,在这就近工作的同时,也能兼顾照顾孩子和赡养老人。

艾师傅员工正挑制艾叶

据了解,目前公司艾条厂和蕲艾种植基地已与25户困难户实现了对接,探索出“三金一包”的帮扶模式,为帮扶困难户年均增收创收6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蕲春县的蕲艾产业近三年已吸引超4000人返乡创业,带动30万人全产业链就业创业。

蕲艾虽在蕲春有着悠久历史,但真正形成产业化、集群式的发展,却是一批企业家一步一个脚印蹚出的路径。

国灸集团创始人肖本大是蕲艾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本土的从业者,我投身于蕲艾产业至今已有22年。早年间,蕲艾产业还未见起色,没有现成的设备、员工、厂房,我租了一个车间,从小作坊起步,慢慢才做成了一个大健康产业园。我们对蕲艾产业非常热爱。”肖本大提到。

2003年2月,肖本大自筹资金1.2万元,自制卷条机5台,生产手工蕲艾条,成为蕲春县蕲艾产业第一人。到目前,其公司已建有2000亩的蕲艾种植生产基地。公司除了艾条艾柱等传统的粗加工产品外,在深加工方面拥有消毒品、化妆品、中药饮片、食品等产品,在产业链、产品链上进行了延伸。“这些产品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不做贴牌。”肖本大表示。

李时珍国灸集团(受访者供图)

而发展至今,蕲春县蕲艾企业已突破了4000家,近三年新增市场主体就有1500余家。

“我们提倡企业差异化发展,不要在粗加工产品上‘内卷’,要在深加工领域进行研发创新,与一些高校院所形成产学研合作。”肖本大表示。

目前,蕲艾产业已产出一些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创新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多家蕲艾企业已研发推出艾灸机器人,该机器人运用中医把脉的原理,对使用者体质进行自动诊断,按体质情况再需要艾灸的穴位进行扫描,并自动点火施灸,减轻艾灸师傅的劳动强度。

“中国艾都”走出去

2024年,蕲艾产值达到163.06亿元,10年增长超15倍,成长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2025年,蕲艾品牌价值达到142.58亿元,10年增长3倍,成长为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省级农产品核心品牌。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市场对于蕲艾产业价值的认可,蕲春带着这株艾草走出了县域,推动蕲艾品牌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品牌能够引导消费认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国内艾产品市场需求以超20%的年均速度递增,消费市场从产区亚洲迅速拓展至美、英、法、澳等国家和地区,并大有在全世界范围内畅销的趋势。

为抢抓这一机遇,蕲春建设数字直播基地,着力解决了一二三产的链接及电商渠道,并成立抖音官方直播间,组织1万余名主播为50多家蕲艾企业带货,在天猫、抖音、京东上线“中国地标·蕲艾馆”。整合李时珍中药材专业市场、李时珍中药材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建设蕲艾数智云仓等物流平台,实现了蕲艾以蕲春为中心买全国、卖全国。2024年,网销蕲艾产品达57亿元。

与此同时,蕲春县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之上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打造“中医药+文旅+康养”的现代产业矩阵。开通了李时珍中医药康养精品旅游线路,串联昭化寺、李时珍文化旅游区、李时珍纪念馆、蕲艾集团文旅综合体、管窑柿外陶园等五大特色体验区,全程30公里。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蕲春文旅市场迎来高光时刻:全县接待游客量突破25万人次,同比增长23.1%,旅游综合收入达1.67亿元。

随着蕲春县首座高铁站蕲春南站的开通运营,蕲春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络,更多的都市圈内市民以及省外游客有了到访蕲春更便捷的交通选择,这成为了蕲艾等道地药材走向全国、吸引八方游客探访医圣故里、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我们的大健康产业园未来将重点拓展文旅板块业务,以此推广蕲春的中医药文化和蕲艾文化。”肖本大也表示,每年都会有不少全国各地的客户和爱好者来蕲春开展和体验“蕲艾之旅”,今年截至目前,公司的接待任务已达到5000余人次,要在这一机遇下通过药旅联动的方式传扬好蕲春的文化特色。

从一株艾草的千年传承,到一个产业的百亿跃迁;从手工作坊的“千捶万筛”,到千企万店的集群发展,蕲春的蕲艾故事,既延续了李时珍“医圣故里”的文脉,也书写着“中国艾都” 走出国门的新篇。

正如陈志祥所期望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世界闻名,希望蕲春县的蕲艾企业们也能慢慢走向全世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高法: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结案...   光明日报北京7月21日电(记者王金虎、俞海萍)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会指出,...
在四川开江有个瓦雕艺术村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世运之光”“荣耀征途”“竹梦燃情”……近日,在四...
科技为中老铁路建设和运营护航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
内蒙古加强人脸识别技术使用管理   光明日报呼和浩特7月21日电 记者高平、王潇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获悉,近日,内蒙古启动滥用人...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高中...   下面是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相关范文,欢迎您的阅读。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  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