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股份近期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并于7月21日发布回复公告,就货币资金、债务、在建工程、存货、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等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情况
报告期末,盘江股份货币资金余额17.1亿元,占流动资产27.22%,四个季度末均值22.60亿元,利息收入0.08亿元,收益率0.35%。期末存于财务公司1.22亿元,报告期内存款发生额69.21亿元,利率0.405%,贷款发生额1.5亿元,利率3.45%-5.1%。资产负债率73.56%,较上年末增8.99个百分点,有息负债209.68亿元,同比增73%,利息费用支出3.26亿元,同比增90.1%。
公司回复称,2024年存于集团财务公司日均存款余额2.61亿元,日最高4.69亿元,每月末存款余额及利息收入情况详见下表:
日期 | 集团财务公司存款余额 (万元) | 占公司总存款金额 的比例( % ) | 利息收入 (万元) |
---|---|---|---|
2024年1月 | 21,016.29 | 9.77 | |
2024年2月 | 33,672.36 | 15.11 | |
2024年3月 | 16,728.80 | 7.31 | 27.21 |
2024年4月 | 23,913.85 | 10.48 | |
2024年5月 | 22,822.08 | 9.81 | |
2024年6月 | 32,821.39 | 12.72 | 22.71 |
2024年7月 | 31,949.06 | 12.49 | |
2024年8月 | 29,549.47 | 14.06 | |
2024年9月 | 27,938.52 | 12.67 | 35.93 |
2024年10月 | 15,448.95 | 7.56 | |
2024年11月 | 17,504.04 | 7.93 | |
2024年12月 | 12,246.88 | 7.61 | 22.48 |
集团财务公司存款利率高于商业银行,且公司存放资金不存在支取和使用问题及限制。货币资金利息收入与资金匹配,除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外无受限情况,也未被非经营性占用。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余额202.88亿元,包括短期借款54.06亿元、长期借款137.91亿元、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10.91亿元。公司表示在集团财务公司存贷合理,虽货币资金低于有息债务、资产负债率高,但经营现金流可满足偿债需求,无流动性风险,并将采取多项措施防范债务风险。
年审会计师认为公司存于集团财务公司资金无异常,利息收入与货币资金匹配,无资金受限及被非经营性占用情况。
在建工程相关问题
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账面价值80.51亿元,占非流动资产21.66%。部分项目存在进度停滞、预算调整、进度达100%仍投入等情况。
公司对各项目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如盘州新能源农业光伏电站项目预算增加、进度降低原因,马依基建项目、恒普公司发耳二矿一期项目预算和进度变化原因等。矿井开拓延伸等项目是保障安全生产必要投入,“三供一业”项目按相关政策推进,因部分改造方式及国家补助资金清算未完成等原因,进度统计和会计处理存在特殊情况。
各项目采购与建设进度匹配,无资金流入关联方情况,项目资金投入与进度匹配,无实质性障碍,首黔公司“煤(焦、化)-钢-电”一体化项目减值计提及时合理,所有项目均履行内部审议和信息披露义务。
年审会计师核查后认为公司在建工程相关情况正常,符合规定。
存货情况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87.19亿元,同比降1.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28亿元,存货账面价值9.26亿元,同比增278.57%,主要因新光公司、普定发电公司燃料煤增加,同期购买商品现金增9.72亿元,新增向贵州能源集团采购煤炭7.56亿元。
公司按要求披露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新光公司、普定发电公司燃料煤采购情况,新光公司采购350.74万吨,金额143,414.24万元;普定发电公司采购171.54万吨,金额93,405.43万元。
因新光和普定发电公司投产,为保障电力供应,按要求执行“日常存煤 + 季节存煤”制度,且符合行业惯例和公司内控制度,不存在未及时结转成本情形。
年审会计师认为公司燃料煤采购合理,存货相关认定未发现重大错报。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情况说明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82亿元,同比增124.16%,主要因应收贵州电网电费增加,2025年一季度增至9.39亿元;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2.36亿元,同比增36.04%,主要因商业汇票增加。
公司补充披露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情况,信用政策稳定,期后回款良好,坏账计提充分合理。应收商业承兑汇票期末余额115,355.32万元,因背书付款减少而增加,公司利用其质押融资,接收汇票出于维护客户关系,结算方式未变,坏账计提比例合理。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