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哲:东北军联共抗日的“秘密推手”
创始人
2025-07-21 11:24:43
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雷

00后郭沐杭和同学前两天去了一趟位于哈尔滨宾县的王以哲将军纪念馆。这次参观让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自己的理解。

郭沐杭就读于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物理学专业。理学院团委书记、理学院绿冀青年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王莹是这次参观的带队老师。出发前,她担心学生对这次活动不感兴趣,但结果是“回来后,好多同学发了朋友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家都是自发的。”

王以哲将军在历史上做了哪些事情,让这些00后大学生颇有感触?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保定军校纪念馆发布的资料,王以哲,原名王海山,1896年出生在宾县。青年时期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兵科,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22年后,他在东北军中历任排、连、营、团、旅长,后被任命为六十七军军长。

从军后,他以满腔热情整顿军纪,指挥战斗卓有成效,得到张学良的赞赏和信赖,成为其心腹。1930年9月,张学良率东北军大部进驻北平,王以哲部队留驻沈阳。此时,日本帝国主义连续挑衅,形势危急。王以哲搜集日方军事动态,于1931年8月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日军情况,请求回师御敌。

张学良随即派人赴南京向蒋介石请示,接到的却是“竭力退让、避免冲突”的命令。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炮轰北大营,王以哲忍痛执行了不抵抗命令后,率部退入山海关。

为了鼓舞部队树立雪国耻、救家乡的决心和信心,王以哲命六十七军参谋处创办《东望》杂志,并为该刊题词:“所欲告诉我武装同胞者,不徒东望,必须东归,不达不止。誓必我身而成之,方不愧为东北健儿,方不愧为现代革命军人。”

1934年3月,六十七军从河北抗日前线阵地被调到大别山“剿共”。王以哲不愿打内战,态度消极,转而探索新出路。根据张学良的指示,1936年2月25日,王以哲在洛川会见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等人,就红军与六十七军局部合作达成口头协议。此后,双方还进行了多次会谈,商讨两军停战、互相通商、互派代表等事情。

经过多次密商,王以哲越来越看清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真正的抗日力量。因此,他开始积极为促进西北大联合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努力。他所属部队与红军关系也更加密切,两军成为真正友军。

1936年10月,蒋介石调集胡宗南等部10余万人组成左路军,令王以哲指挥东北军7个师组成右路军,进攻红军。王以哲冒着“以军法论罪”的危险,将自己所部及胡宗南等部的进军路线、行止时间通报彭德怀,并按彭德怀的要求寻找借口阻止部队前进。最终,胡宗南孤军深入,损失惨重。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王以哲坚决支持张学良“捉蒋兵谏”的行动。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在东北军内部引起极大震动,在如何营救张学良的问题上,形成了尖锐矛盾。

刚开始,王以哲对蒋介石的蓄谋报复非常愤慨,部署军队准备与蒋军作战,后经周恩来等晓以大义,转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和平主张。王以哲成为张学良被扣后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联合的核心,因而成为东北军中极少数野心分子反对和平、反对共产党、篡夺军权的最大障碍。

1937年2月2日,东北军少数野心分子以“开会”为名,将东北军部分军官骗至王以哲家中,封锁院门,宣布实施所谓“除奸”计划。卧病在家的王以哲突遭袭击,惨死在血泊中,时年41岁。

1937年2月4日,毛泽东、朱德发了唁电,称“鼎芳先生(王以哲字鼎芳)努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家民族之干城,亦爱国人士之领袖”,对王以哲作了高度评价。

郭沐杭说:“王以哲将军的事迹警醒后人,团结是抵御侵略、振兴中华的基石。和平来之不易,团结弥足珍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ST迪威迅(300167.SZ... 格隆汇7月21日丨ST迪威迅(300167.SZ)公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本激励计...
恒基达鑫:子公司成为郑商所丙烯...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21日电,恒基达鑫(002492)7月21日晚间公告,郑商所7月18日发布...
《城市风华录》昆明篇:“翡翠项... “好美!”在《城市风华录》昆明篇中,云南籍演员胡静望着滇池绿道的旖旎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一条108...
天弘裕利混合季报解读:份额赎回... 天弘裕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已发布,以下将对报告中的关键数据进行深入解读...
农尚环境披露累计诉讼仲裁事项 ... 近日,武汉农尚环境(维权)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536,证券简称:农尚环境)发布了《关于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