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华录》昆明篇:“翡翠项链”里的生态密码
创始人
2025-07-21 21:37:21
0

“好美!”在《城市风华录》昆明篇中,云南籍演员胡静望着滇池绿道的旖旎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一条108公里的“翡翠项链”在“央视风华团”脚下延展。

在这个夏天,滇池绿道是各个社交平台上,昆明最“热”的打卡点。户外运动爱好者、游客惬意地穿行于绿荫之间,构成了人与自然交融的美好画面。

“城市的核心是人。”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6个方面的内涵。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将是衡量的重要指标。

环绕滇池的这108公里,勾勒出了滇池保护核心区的基本轮廓,这条生机盎然的生态廊道,不仅串联起湖光山色,更藏着滇池生态持续向好的密码。

昆明城区一景。

“把这条绿道轻轻地放在滇池边上。”看到《城市风华录》昆明篇里工程师的介绍,骑行爱好者吴晓玲再次被触动。今年,她已经在滇池绿道完成了3次全程骑行,锻炼给她带来健康,美景抚慰心灵。“绿道的设计像是从地上长出来的一样,与自然融合得刚刚好。”她说。

最美环湖路。

2021年春天,滇池绿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承载着昆明人的生态期盼,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与常规市政建设的不同。

滇池岸线风光。

外海段需穿越生态保护核心区,跨越农田、山体、湿地、村落等多元地貌,建设者们选择用“减法设计”回应自然的考验,以“隐形设计”理念守护自然本真。沿山体设置生态缓冲带防治水土流失,湿地段架设高架栈桥避开水下森林,途经村落时保留青石板路与古树名木,最大程度减少对原有环境的扰动。滇池绿道整体规划的环湖全长137公里,目前已完成了108公里,勾勒出滇池保护核心区的轮廓,也在滇池之畔,“生长”出一条人文风景线。

“山、水、林、田、湖、草、村”七桥。

历经四年精心雕琢,最终,这条穿越生态核心区的绿道惊艳亮相。以“山、水、林、田、湖、草、村”命名的七彩云桥,仿佛以七个生命共同体的姿态融于滇池周边,成为中式生态美学的典范之作。

这条“翡翠项链”不仅守护生态,更激活发展动能。54个湿地46个美丽乡村因绿道串联而焕新,生态民宿、非遗工坊、研学基地次第涌现,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市民沿栈道骑行。

108公里的滇池绿道,正以看得见的生态之变,书写着“绿美昆明”建设的鲜活答卷,让“好美”的赞叹在滇池之畔久久回响。

绿道的延伸,同步推动着滇池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自2018年起,这颗“高原明珠”已连续七年保持全湖水质Ⅳ类。

鲸鱼岛网红打卡点。

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公开数据,通过控源截污、河道整治、生态增绿等系统举措,滇池保护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

在污染防控上,主城建成区雨污分流区域占比达89.85%29座城镇水质净化厂2024年处理污水7.4亿立方米,年均削减化学需氧量16.77万吨。河道治理实现质的飞跃,35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达标率97%,劣Ⅴ类河道彻底清零,27条达Ⅰ—Ⅲ类水质。

星海湿地。

凌空俯瞰,一个个湿地公园如同翡翠,装点着滇池,藏匿着春城的绿野仙踪。水杉笔直挺立,芦苇与鼠尾草随风轻轻摇曳,鱼虾在石缝水草间嬉戏,栈道蜿蜒曲折,雀鸟在林间穿梭。湿地不仅是美妙的景观,还是生态净化器

俯瞰滇池岸线。

目前,昆明已建成湖滨生态带6.29万亩,形成平均宽度200米、植被覆盖率达81%的湖滨闭合生态带,每年可吸收水体中总氮1324吨、总磷74吨,对净化水质、涵养水土、恢复生态起到了关键作用,构建起湖滨绿色屏障

通过拆除滇池沿湖约93.43公里的防浪堤,重新联通滇池水体与湖滨带陆域,形成水陆交错的湖滨生态结构,恢复滇池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湖泊自然岸线率达到89%

壮美的滇池日落。

海菜花、金线鲃等消失多年的物种重新栖息,大观楼长联中描绘的“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美景正在重现。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机回归,城市与自然共舞。

中央城市工作会中做好城市工作的“七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正是“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的任务要求。

西山与滇池相映成趣。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昆明市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加至175种,土著鱼类恢复至6种16种以上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鸟类在滇池及湖滨活动,昆明鸟类图鉴、植物图鉴等不断“上新”。

游客与红嘴鸥亲密互动。

每年冬季如约而至的红嘴鸥,更是生态向好的“活指标”。从1985年初进昆明市区的4000多只,到近几年的4万多只,翠湖、大观河、各个湿地公园、滇池都出现了越冬“精灵”嬉戏觅食的灵动身影,恰是“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要求的生动注脚。2023年昆明颁布实施《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开创了国内专项保护候鸟立法先河。

俯瞰田之桥。

夏日的滇池绿道,游人如织,湖心深处,金线鲃在沉水植物间游弋生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108公里“翡翠项链”铺陈开的“生态密码”,恰是“两山”实践在昆明的铿锵回响。

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

当城市以谦卑之心修复生命之网,“美丽城市”便有了具象。它化作红嘴鸥翅尖掠过的清风,化作骑行者车轮下延展的滇池绿道,化作日益丰富多样的灵动生物,化作游客们口中一声声“好美”的赞叹,更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里,那份可感可触的山水乡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会关于互联网加提案,最新或2... 两会关于互联网加提案,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互联网加提案政策解读 十二届全国第三次人大会...
一年跑了17万公里,蔚来车主被... “我花费近60万元买蔚来ES8的时候,看中的就是首任车主不限里程终身质保、免费换电的权益,结果现在厂...
工会三严三实组织生活会剖析材料...  习近平主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
工会三严三实组织生活会检查材料...  第一篇:  习总书记说: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
三严三实组织生活会单位剖析材料...  参加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委组织集中学习与教育,按要求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