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厂房成为城市“活力细胞”
创始人
2025-07-21 07:13:07
0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让老厂房成为城市“活力细胞”

7月16日夜,游客在石家庄纺织展览馆参观。 本报见习记者 王 艺摄

本报见习记者 王 艺

7月16日20时,石家庄纺织展览馆里,《金梭和银梭》明媚而欢快的旋律流淌。这座由原石家庄棉纺一厂办公楼改建的展馆,开馆半个多月来游客络绎不绝。

墙面上,一张张老照片定格下昔日车间中的火热场景;展厅中,线、梭和锈迹斑驳的纺机,镌刻着“华北纺织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展厅外,集演艺、美食、运动等于一体的综合体——“织音1953”开启城市生活新场景。

城市是产业发展的阵地,也是历史文脉流淌的河床。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一些曾在城市经济版图上熠熠生辉的产业退出舞台中央,遗留下大量厂房和机器设备。如何处置这些不可再生的工业遗址,不仅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水平,也关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纺织展览馆与新业态共生共荣,“织音1953”的探索给人以启示:盘活老厂房、生出新业态、激荡新动能,让工业遗址成为城市肌体里跃动的鲜活细胞。

老厂房的新生,始于对城市历史的尊重和呵护。石家庄纺织业的辉煌,曾是华北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纱锭的转动声伴随着几代人的记忆。“织音1953”项目方坚持修旧如旧,以绣花功夫对待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最大限度保持厂房原貌,让参观者能直观感受城市的工业历史。这种可触摸的历史记忆,让城市历史文脉有了扎根的土壤,也为园区注入不可复制的精神内核。

老厂房的出圈,成于对新业态新场景的精耕细作。当下,相当一部分工业遗产改造项目由于市场意识不足、文化挖掘不够等原因缺少吸引力。“织音1953”的巧思,在于深耕新业态、构建新场景,形成潮流消费“强磁场”。通过打造首店高地、举办多种活动,灰墙红瓦的工业厂房“生长”出潮店、餐饮、运动、影院等多元业态。园区自今年5月开放以来,已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

城市更新不是一场“推倒重来”的改造,而是一场“新旧共生”的融合。当纺织展览馆的织机旁响起年轻人的欢笑,当老厂房的灰色砖墙映照着新业态的霓虹,工业遗产便不再是城市发展的过去时,而是能持续输出动能的进行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碧水扬帆绿满道 低碳转型绘新篇 (来源:中国水运网)转自:中国水运网“以前跑船,老旧柴油机噪声大、排放量大,港口周围灰蒙蒙的;现在L...
瑞丰高材: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 7月21日,瑞丰高材(300243)公告称,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布2025年...
长达10小时!长沙这些区域将停... 为配合市政管网配套设施建设,长沙供水有限公司将于7月22日23时至7月23日9时进行贾谊故居文旅项目...
15岁男孩拒绝一起玩遭5人围殴 (来源:北京时间)转自:北京时间 【#15岁男孩拒绝一起...
第四范式发布稳定币底层资产管理...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界面新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