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讯员 张凌翊
歌声响起来,舞蹈跳起来,待客的茶水敬上来……7月18日晚上,“梅里石榴红 民族一家亲” 秀洲区王店镇第二届彝族火把节活动在该镇梅里公园拉开序幕。公园内欢声笑语不断,快乐直冲云霄,来自该镇的彝族同胞和各族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以火为媒、以舞为桥,搭建了一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火把点亮“梅”好生活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文艺汇演开始后,《七月火把节》彝族经典舞蹈点燃了节日的激情,现场不少人跟着舞动。当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火把节,这也是彝族同胞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有着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传统活动,承载着彝族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对丰收的祈愿和迎接希望的美好心愿。当天的活动中,彝族同胞和王店当地群众一起以歌舞等形式表达着节日喜悦,同时传递着各民族同胞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
“彝族的火把节,是家乡最热闹的时候……”彝族同胞殷启富说,他来王店已有多年,家乡的不少亲戚朋友也相继来到这里,“王店不仅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现在临空经济的新赛道又给大家带来了更多机会,而且这里的人也特别包容和有爱。”据他介绍,目前共有770多名彝族同胞在王店镇创业置业,安居乐业,“日子过得跟这火把一样,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这叫‘梅’好生活。”
与“第二故乡”双向奔赴
据王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王店镇有着34个民族、8600多位民族同胞。近年来,王店镇始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起文化交流的舞台、架起互帮互助的桥梁,让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越走越近、越亲越浓。
王店镇民族团结促进会会长刘安田告诉记者,他来王店已经有20多年,“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我们接受了政府和社会给予我们的很多帮助,现在也要努力回馈王店。”他策划了百余场民俗活动,带领近2000余名民族同胞在王店和秀洲各地就业,奋力擦亮秀洲区“秀水一家亲·石榴红”品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我们的8600多位民族同胞在王店扎根、发展,也感谢他们为王店高质量发展做出的贡献。”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是民族同胞与“第二故乡”之间的美好双向奔赴。居民曹彩屏告诉记者,借助这些活动,各民族同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交往,“每一颗石榴籽儿都抱得紧紧的。”
接下去,王店镇将把民族情谊化作发展动力,把文化交融变成幸福源泉,共同谱写 “梅里石榴红 民族一家亲” 的王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