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猴冲突”到“人猴共生”
创始人
2025-07-21 06:21:14
0

转自:贵州日报

被猴子啃食丢弃的包谷。

省林科院工作人员安装红外相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巍娥 彭林元 摄影报道

“看!这就是‘作案现场’。”村民潘玉芬站在包谷地里发愁,手中捏着半截被猴子啃食丢弃的黄瓜。

这不是孤例。近日,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70台红外相机记录下了野生猕猴的一系列“作案过程”。

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猕猴种群恢复后频繁“出山”,将周边农田变成觅食地。包谷、枇杷、桃子等作物屡遭劫掠,给当地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带来困扰。

“人猴冲突”日益加剧,已经引起我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今年7月,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贵州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有望年底出台,茂兰保护区目前已启动“猕猴致害监测项目”,希望通过科学保护、监测、赔偿、立法等一系列措施,在保护与发展间寻找平衡点。

猕猴的“犯罪史”

“2025年7月6日清晨6点17分,红外相机在保护区洞塘锁定‘疑犯’:一群猕猴跳入包谷地,‘作案’时长17分钟,造成经济损失约200元。”这是茂兰保护区红外相机记录到的本月第6起猴群“作案”。

为何包谷地成为“重灾区”?贵州省林科院院长冉景丞分析,一方面猕猴属于灵长类动物,有一定的智商和学习行为,这个季节包谷在当地易获取;另一方面包谷能量高,适口性好,总是被猕猴“惦记”。据了解,一只成年猕猴每日啃食一根包谷(约300克)即可满足其全天60%的能量需求,效率远超野外觅食。因此,每年6至8月的包谷成熟期,猴群可在短时间内批量获取,相较之下,森林觅食更耗时耗力。

在茂兰保护区的另一处,护林员姚振标指着路边散落的包谷壳,向记者说:“这里刚被猴子‘洗劫’过,野生猕猴非常怕人,当它发现有人靠近时,就会迅速逃进山林,所以,很少有人真正看见过它们。”

安装红外相机势在必行。今年6月,保护区开始启动“猕猴致害监测项目”,通过安装红外相机,重点监测野生猕猴偷吃包谷等行为,寻求解决方案。

“红外线根据目标温度与红外能量,可以在黑夜中观察物体,自动感应并捕捉猕猴的活动画面。”6月28日,记者跟随省林科院工作人员在茂兰保护区安装红外相机时,研究助理张鹤告诉记者,这70台红外相机都安装在猕猴经常出没的重点区域,可以进行24小时网格化监测,还原野生猕猴的活动情况。

无奈的“受害者”

“每年都要从猴子口中抢收成,稍一大意,产量就损失一大半。”潘玉芬说,现在种包谷,常常要播好几遍种子,猴子精得很,直接从土里刨种子吃,即使好不容易等秧苗长大,只要猴群来过一次,直接就被糟蹋得惨不忍睹。

村长姚家药接到潘玉芬的投诉后,立马赶来查看灾情。姚家药说,他们村就在保护区里,和潘玉芬有同样遭遇的村民还有很多。

“猕猴偷吃包谷,我们不得不改种红薯、黄瓜等作物,但是猕猴也慢慢地学会借助树枝撬出地里的红薯食用,改种作物效果不佳。”村民姚省苗向记者反映,有些农户干脆就丢荒,什么都不种。

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面对受法律保护的“肇事者”,村民们只能选择简单驱赶。

“这几年猴子太多了,我之前把鞭炮里的火药撒在地里,想用刺鼻气味驱猴,但效果不大,猴子照样来。”保护区翁昂管理站负责人说,后来他发现用白色薄膜将土地四周围上,竟意外奏效。

三岔河管理站附近的村民梁启光也尝试过各种驱猴方法。“敲锣、扎稻草人,甚至放鞭炮都不顶用。”梁启光无奈地说,村民们不得不熬更守夜,轮流值班,在包谷地旁守着,猴子才不敢来。

“相比野外觅食,抢食农作物大大降低了野生猕猴获取食物的难度和时间,使其有更多精力进行交配繁殖,导致数量进一步增长。”省林科院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所工程师张旭道出“冲突”升级的关键。

和谐的“保护令”

“对于种群数量足够大的物种,建议及时降低保护等级或移出目录,甚至加以控制数量。”针对“人猴冲突”,冉景丞说,“猕猴致害监测项目”就是要摸清猕猴种群分布、食源以及生存环境现状等,以便有效处理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野生猕猴抢食包谷,农户损失谁来承担?如何找到保护与处置的平衡点,成为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的必答题。

保护区永康管理站副站长姚雾清说,一般接到农户反映猕猴损害庄稼,管理站核实后会按农作物市场价进行补偿。

“补偿不是长久之计,如果猴子越来越多,补偿也越来越多,对基层造成负担。”据茂兰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损害庄稼情况调查及损失补偿项目》,已累计补偿农户7万元,今年,保护区还成功申请了中央及省级生态保护资金。

除资金补助外,法律保障也在跟进。冉景丞透露,《贵州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正在拟订中,预计年内出台,将进一步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铁不允许吃方便面?对于123... #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话题词冲上热搜第一,引起网友热议。近日,有网友发帖称,高铁车...
浙江: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10....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杭州7月21日电(记者吕昂)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立足民营小微大...
淳中科技2025年7月21日涨... 2025年7月21日,淳中科技(sh603516)触及涨停,涨停价49.83元,涨幅10%,总市值1...
广州白云机场举行“云上旋律・心... (来源:中国民航网)转自:中国民航网《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报道:7月18日上午,一...
台风“韦帕”临近 这份用电安全... 受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影响,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强风雨天气,局部有特大暴雨。电力部门提醒: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