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杭州7月21日电(记者吕昂)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立足民营小微大省实际,该省多年来持续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获悉,截至今年6月末,浙江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10.66万亿元。
为增强信贷供给,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向民营经济,浙江近年来积极强化政银企融资对接,通过重大项目银项对接会,累计向金融机构推荐1万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发放贷款超2万亿元,其中民企投资项目占比超三分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会同浙江省文旅厅、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召开文旅、交通等领域投融资对接会,促成民营项目授信金额超500亿元。同时,该省持续拓宽抵质押物范围,针对不同主体的生产经营特点,大力推广生物活体、农业设施等抵质押融资模式,着力盘活各类生产要素,提升民营小微主体的信贷满足度。
为全面优化金融供给,浙江深入实施“第二支箭”,加强民营企业发债支持力度。例如,通过举办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推进会、投资人对接会、金融机构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多层次政策宣传和市场引导。加强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沟通协作,不断推动市场创新,先后落地全国首单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全国首单担保增信项目等,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降低债券发行难度和发行成本。截至目前,累计有169个民营企业项目、794亿元债券得到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支持。
为提升资本市场支持民营经济质效,浙江探索拓宽多层次融资渠道,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指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民营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加强对增持、回购股票意向的动态跟踪和服务,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浙江省金融机构申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金额中近七成用于支持民营上市公司。
同时,浙江还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增强民营企业外汇投融资便利化,如高效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对优质外贸企业实施经常项目资金便利化收付举措。截至目前,浙江全省纳入试点的审慎合规银行达43家,备案优质企业5822家,其中民营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84%,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该省还积极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政策和汇率避险期权业务费补助政策,提升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编辑: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