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元:“我们一定能赶走日本鬼子”
创始人
2025-07-21 06:01:18
0
抗战老兵贾文元。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本报记者 袁云儿

  延庆区香营乡香营村,这个静谧的京北村落,既是抗战老兵贾文元的家乡,也是他革命之路的起点。如今,95岁的他在这里安度晚年,偶尔拄着拐杖踱步到村口,背影依稀可见当年那个高挑魁梧的少年模样。

  “这是我年轻的时候……”泛黄的参军证上,年轻人剑眉星目,意气风发。参加革命前,贾文元过着典型的农家生活:农忙时下地耕作,农闲时在私塾诵读《论语》。然而,还没把儒家经典读完,他就主动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时代洪流。

  “我早想当兵了,可以拿枪。日本鬼子你打我,我还打你呢!”回忆起当年的选择,老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1944年11月,八路军来村里征兵时,14岁的贾文元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家里四兄弟里他排老二,父亲对他说:“咱家从来没做过坏事,没关系,你去吧。共产党是好人,有组织有纪律,赖人当不了共产党的兵。”一番话,道出了老百姓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普遍认同。

  投身革命的贾文元,一开始担任延庆县第十区区长通讯员。延庆地处平北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是连接平西与冀东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当时日伪军频繁“扫荡”,抗日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枪是没有的,只有区长配有一把土制“单子撅”手枪;固定营房是没有的,为躲避敌人,他们在深山里搭窝棚住;就连军装也没有,只发了一块白手巾,他就往头上一扎。直到抗战胜利,贾文元也没领到一身完整的军装,只在他去了卫生处后,才给他这个娃娃兵发了一顶军帽。

  但艰苦的环境丝毫没有动摇少年当八路、打鬼子的信念。当通讯员时,贾文元负责发通行证。当地老百姓上别的区办事需要开路条,贾文元拿着“戳儿”盖章。因为年纪小,不容易被怀疑,贾文元还常常执行侦察任务:区长外出前,贾文元先拎着根小棍,在外面转一圈,确认附近没有敌人,再回去报信。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危机四伏,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1945年1月,贾文元跟随区长等五人来到香营村一个农家四合院,向村民宣传减租减息政策,没想到日伪特务突然来了。他们从四面包抄,爬到房顶上,向聚集的人群投掷手榴弹,群众死伤惨重。贾文元亲眼看见正在演讲的战友壮烈牺牲。

  此事之后,区长跟贾文元说,这里太危险,你年龄小,正好平北卫生处招人,你去那儿吧。多年来,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贾文元都会反复念叨:“区长对我真好!”他去卫生处后,二人从此断了联系。如今,贾文元已经记不清区长的名字,但那个20多岁、像兄长一样对他的区长,仍然让他感到温暖。

  在卫生处,贾文元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当时连课桌都没有,发个小本装在口袋里,老师讲课,我们就用铅笔记笔记。既学文化知识,也学解剖、包扎等医疗技能。”虽然没有在一线冲锋陷阵,可贾文元认为,卫生兵也能为抗战做贡献,他发自内心感到光荣。

  哪里有战斗,卫生处就在哪里救人。部队攻打赤城、平定堡、新保安等地时,贾文元在靠近前线的转移区参与急救、转运伤员的工作。负伤的战士抬到这里,经过处理后转往更后方的医院。“都是外伤,缺胳膊断腿的,还有的身上被枪打出一个大窟窿。”贾文元坦言,真实的战场救护不像影视作品里演得那么浪漫,面对重伤员,他们来不及安慰,来不及悲痛,甚至没有时间难过,心里只想着抢救抢救抢救,救活一个是一个。身为基层战士,有一个信念一直牢牢扎根在他的心里:“我们一定能赶走日本鬼子。”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时,贾文元正跟随部队驻扎在密云。他记得当时大家高兴极了,连唱了好几天大戏。

  回首八十载风雨历程,老人感慨万千:“咱们国家牺牲了多少人,才有了现在的繁荣强盛。今天的和平环境是当年战士们流血牺牲换来的,后人要懂得珍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高月缴存基数为24420元 ... 琅琊新闻网讯 7月15日,临沂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下发通知,对2025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进行调整,最...
港股异动 | 石油股午后涨幅扩... 石油股午后涨幅扩大,截至发稿,中石化(00386)涨4.61%,报4.54港元;中石油(00857)...
碧水扬帆绿满道 低碳转型绘新篇 (来源:中国水运网)转自:中国水运网“以前跑船,老旧柴油机噪声大、排放量大,港口周围灰蒙蒙的;现在L...
瑞丰高材: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 7月21日,瑞丰高材(300243)公告称,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布2025年...
长达10小时!长沙这些区域将停... 为配合市政管网配套设施建设,长沙供水有限公司将于7月22日23时至7月23日9时进行贾谊故居文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