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培养能源强国建设先锋
创始人
2025-07-19 03:57:09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能源领域人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立足能源革命与科技变革交汇点,不断求索、砥砺创新,以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基础,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依托,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构建了“思政润心、科教增慧、绿智融创”的协同育人体系。

思政润心

厚植家国情怀根基 构建层次递进育人模式

  学院将价值塑造置于人才培养首位,打造贯穿全程、独具能源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

启智筑基领航。学院以基础课程为起点,系统梳理能源专业蕴含的思政元素,围绕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七大主题,出版能源学科课程思政教材《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为思想引领奠定系统化、专业化根基。

知行合一深化。学院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目标,创新实践“挖掘思政元素—设计融入路径—深度嵌入教学”闭环方法。在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主干课中实施示范性教学改革,确保培养“双碳”责任感与专业知识传授同频共振。

实践体悟拓展。学院组织学生深入能源企业进行党建联创、实习实践,在生产一线体悟能源绿色转型深刻内涵;参与组建全国能源类学院党建思政工作论坛,搭建校内外多方协同、立体联动的育人共同体,将思政教育从校内延伸至产业前沿与社会大课堂。

科教增慧

融通前沿科技引擎 锻造核心创新能力体系

  学院聚焦能源科技革命前沿,打造“课堂教学+科研参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创新能力锻造平台。

科研反哺教学。学院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成果有机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案例与实践项目,学生专业课程综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紧跟能源转型最新动态,实现“科研促教学、教学助科研”的良性循环与深度相长。

平台赋能训练。学院全面开放绿色评价中心、能效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参与前沿科研项目的机会。持续打造“双碳前沿学术论坛”“能源与环境名师讲坛”等品牌学术活动,年均邀请国内外专家作报告30余场,营造沉浸式创新氛围。

校企协同实践。学院与中国能建等行业巨头共建高水平联合工程中心与人才培养基地。推行“全程导师制”,邀请行业专家深度参与课程设计、解析市场热点、带领学生参与重大工程实践项目,实现“真题真做、实岗实战”。

绿智融创

贯通全链培养路径 激发自主创新澎湃动能

  学院紧扣能源绿色化、智慧化转型趋势,创新“全层级强基、全链条拓展、全过程保障”的育才机制。

全层级创新能力培养。低年级阶段,通过新生研讨课、核心基础课系统导入绿色智慧能源理念,强化数理基础与创新思维启蒙。高年级阶段,依托项目制教学、前沿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深度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实现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质的飞跃。

全链条教学实践转化。学院实现关键育人环节“三个全覆盖”:专任教师100%承担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或实践指导,青年教师100%担任班导师,学生100%加入“绿色科技协会”等创新社团。构建“以学科竞赛激发创新热情,以创新项目孵化技术方案,以成果转化检验实践价值”的完整链条。

全过程成才保障体系。学院实施“反向设计”机制,依据能源行业发展动态与社会需求,持续迭代优化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建立常态化学习体验与实践反馈收集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学业轨迹,精准识别并扫除学习障碍与创新瓶颈,为每一位学生成才奠定坚实支撑。

示范引领

形成中南能源经验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经过10余年的实践探索,学院形成了一个核心理念(专业文化贯通育人)、三元驱动机制(教学—科研—实践)、三维创新路径(全层级—全链条—全过程)的“133”人才培养体系。

立德树人成效卓著。学院本科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突破300人次,其中在被誉为能源领域“奥林匹克”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奖6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余项。升学率从2013届的23%跃升至2025届的51%;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能源集团等能源央企核心骨干,用人单位满意度连年超96%。涌现出70余名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省级优秀大学生党员等一批先进典型。

专业学科实力跃升。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3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均获评A等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国际评估中连续获评“优秀”,2020-2023年连续4年稳居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A+等级。2024年“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跻身全球第29位。师资队伍中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省部级人才30余人次。

示范引领广受认可。学院育人成果在全国能源领域相关学术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育人成效获多家主流媒体报道100余次。师生团队深度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专业贡献获地方领导肯定。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绿智”为魂,以“融合”为径,将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前沿探索与育人实践创新紧密结合,持续为能源强国建设输送兼具家国情怀、扎实学识、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栋梁之材,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卓越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洪建率队赴山东省开展招商引资   本报讯 记者殷雷 通讯员王建报道 7月17日至1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洪建率队赴山东省开展招...
七旬老人独自离家千里 “英雄列...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7月15日,由沈阳客运段客运一队担当的Z14次列车从广州白云站缓...
江西聚力建设制造业重点产业链 本报南昌7月18日讯(记者刘兴)今年以来,江西省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大力实施...
护士节上护理礼仪竞赛主持稿 护... 护士节上护理礼仪竞赛主持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们将举行护理礼仪情境表演竞赛...
红色资源重保护也要重活用 如今,人们花在旅游上的钱越来越多了,各种新业态丰富了旅游供给,带旺旅游产业。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