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独自离家千里 “英雄列车”32小时暖心守护
创始人
2025-07-19 06:21:40
0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7月15日,由沈阳客运段客运一队担当的Z14次列车从广州白云站缓缓驶出。这趟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列车”,在新时代续写着温暖篇章——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生命守护就此展开。

  “列车长,我父亲患有脑血栓、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行动不便而且思维模糊,现在可能一个人在车上,我们家人都快急疯了,恳请你们帮忙寻找照顾一下!”开车不久,列车长李成就接到一名深圳旅客的紧急电话。原来,72岁的张大爷思乡心切,多次提出要坐火车回沈阳。因为身体原因,家人一直不同意老人出远门。没想到,这次老人趁家人不备,偷偷溜出家门,独自登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面对这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老人,家属万分焦急。

  得知情况后,李成立即联合同组列车长刘晓明、丁凯启动应急预案。3人手持终端机逐车厢排查,仅用12分钟就在硬座车厢找到了蜷缩在角落的张大爷。“核对信息时,老人连自己名字都说不清楚,后来和家属打电话才确认下来。”丁凯回忆道。

  发现老人行动不便后,乘务组迅速为老人升级卧铺,并送上热腾腾的饭菜。90后乘务员张晓川主动请缨:“我来守夜!”他每半小时查看一次,帮老人翻身、喂水。乘务员刘党辉发现老人裤子湿了,二话不说打来热水帮他擦洗。这场景,与64年前12次列车员用体温为冻僵旅客暖手的画面如出一辙。

  7月16日,列车驶入沈阳北站。早已等候多时的家属捧着“情系乘客伸援手 尽职尽责品德高”的锦旗迎上来。“这钱您一定收下!”家属坚持要多付一些费用,却被婉拒。列车长刘晓明笑着说:“英雄列车有着历史传承的基因,帮助旅客,我们从来不算经济账。”

  ■记者手记

  斗转星移,跨越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英雄列车”的大爱与温情依然动人,于细微处熠熠生辉。

  历史的印记清晰如斯。1959年7月22日,一场特大洪灾肆虐于辽西大地,由沈阳客运段担当的沈阳至北京12次特快列车行至辽宁省绥中县境内前卫至高岭间,被洪水围困3天3夜。

  列车长张敏媛与“三八青年包乘组”全体成员克服线路中断、食物匮乏等困难,将列车上仅有的食品全部供应给旅客,不仅保护了全列车612名旅客,还从洪水中抢救出350余名当地群众。《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对12次列车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12次列车被授予“英雄列车”称号,列车长张敏媛作为铁路系统的先进代表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9月,八一电影制片厂将12次列车战洪水的英雄事迹搬上银幕,从此“英雄列车”叫响全国。

  此后,Z14次列车(沈阳北-广州)继承了原12次列车的车次序列、精神内核以及该车组延续至今的优质服务和责任担当,一直被称为“英雄列车”。

  2024年10月1日,本报记者走进九旬高龄的张敏媛家里,谈及如今的Z14次列车,老人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历经沧海桑田,12次列车的“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精神传承,一直没有变。

  从1959年12次列车司乘人员在京沈线特大洪水中的英雄壮举,到今日Z14次列车工作人员对旅客的温情守护,“一心想着旅客”的基因已深深烙印在这趟列车上66年。当老人家属的泪水滴落在沈阳北站站台,我们看到:英雄列车的荣光,永远闪耀在平凡岗位的细微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张晓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常抓不懈推动垃圾分类 让关... 转自:人民日报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
“80后”生态干部挂职记:实干...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鹏程 许敏图/受访者提供7月,河源连平鹰嘴蜜桃迎来销售旺季。蜜桃卖到澳门的...
参加全运会的这支垒球队有个“爷...   尽管这几日西安最高气温已在40摄氏度左右,然而每当中国队、日本队和中国台北队等球队出现在女子垒球...
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收盘新高 分... 转自:证券时报(原标题: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收盘新高 A股三大指数周线四连阳)人民财讯7月19日电,7...
沪深股市交易提示(7月19日) (来源:科创100ETF基金)今日停牌提示:济川药业(600566)、海伦钢琴(维权)(3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