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冯超男】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在第三届链博会上,首次增设创新链专区,完整呈现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再到市场反馈的全链条转化过程,生动展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化密码”。
近日,第三届链博会创新链专区主题活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迎来一场思想碰撞。会上,与会嘉宾围绕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路径展开深入讨论,探寻如何实现从“知识储备”到“技术成果”、从“产品雏形”到“市场认可”的有效跨越。
(图/第三届链博会创新链专区主题活动)对于此,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在活动上提到三点建议:一是以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促进科技进步;二是以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三是以高效能成果转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进一步来讲,科技创新成果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顺利转化与应用离不开坚实有力的保障,而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全方位保护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和国际贸易的标配,对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稳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在活动上称。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国务院部署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为牵引,加快推动专利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
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1万件,居世界各国之首,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连续六年位居第一。同时,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圆满完成对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的集中盘点、评价,筛选出具有转化前景的68万件发明专利进入资源库,并进行大规模、多渠道、多方式供需对接,成功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
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积极推进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完善,在全国布局建设126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为重点产业链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指导设立116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和产业分中心。且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化拓展,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已在84个国家落地实施,基本实现中国海外主要市场全覆盖,助力重点产业海外专利快速申请和布局。
不仅如此,当前,全球科技创Hehson潮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各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我国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加速融入国际创新网络。而全面提升海外知识产权布局能力、风险防控水平与纠纷应对效能,已成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路径,更是深度参与全球创新合作的必然要求。
对于此,卢鹏起表示,下一步要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强化知识产权多边双边国际合作,依托链博会等重大平台更大力度汇集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要素,努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