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级酒店菜品,路边摊的价格,这样的搭配对你有吸引力吗?
近期,全国多地掀起一股“星级酒店+地摊推车”的混搭风潮,郑州多家五星级酒店街边摆摊,市民排队抢购,长沙五星级酒店的“地摊热卤”每天备货2000多斤一小时全部售罄。同样,在贵阳,一家五星级酒店地摊面点供不应求,开启限购模式。
有网友戏称,五星级酒店将自己的价格打下来了,如今用十几二十块的价格就可以享受到几百上千元的高档餐厅美食,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点燃了消费者的尝鲜热情,更是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有何原因?星级酒店摆地摊对周边小摊贩是否造成冲击?这是一种自救还是创新突围?
自救求生还是战略转身?
从最低每桌2299元的宴请标准到摆地摊每个1.5元的馒头、烧饼,作为一家五星级的豪华酒店——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走出了它重要的一步。
走进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是水晶吊灯和锃亮大理石辉映的豪华大厅,衣着温雅的服务生穿梭于标准化的精致餐饮间,处处展现出得体细致的服务。而仅隔百米的酒店停车场出入口处是20多个身穿同样制服的酒店厨师和工作人员在露天的移动摊位前,麻利的打包着馒头和每份10元的炒饭,烟火气中延续着同一后厨的星级标准。
世纪金源大饭店摆摊现场在现场,排队等餐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虽然是移动摊点,但菜品的品质配得上五星级的标准,价格也很亲民,“38元一份椒麻鸡和菜场的差不多,甚至更划算”。记者看到,摊点菜单上有卤牛肉、辣子鸡、三杯鸭等22个菜品,单价为1.5元到78元不等,且部分菜品供不应求,采取了单人限购模式。
世纪金源大饭店摆摊现场记者了解到,这类“星级地摊”的兴起与高端酒店传统业务萎缩直接相关,“地摊经济”或已成为部分高端酒店的自救措施。
“现在每天开不了5间中餐包厢,营业额连1万元都难突破”,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总经理戴波坦言,受经济下行与政策调整影响,原本依赖高端商务宴请的酒店餐饮部业绩遭下滑严重——中餐包厢使用率从日均十几间锐减至不足五间,单日营业收入不足一万元。
婚寿宴、升学宴市场同样陷入冰冻期。“去年同期升学宴有二三十场,今年至今零订单”,戴波认为,面对员工工资、厨房设施维护、物料储备的刚性支出(仅餐饮部每月人工成本就达70余万元),大量闲置资源正转化为沉重负担。
“裁员不是出路,倒闭也会带来更大社会风险”,戴波提到,星级酒店面临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共性,若酒店破产,不仅会触发大规模裁员,其连锁债务问题更可能升级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当冷清的宴会厅遇上每月几十上百万的刚性支出,这场高端酒店的生存保卫战已箭在弦上。
戴波表示,“等客上门,等不来生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
7月初,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决定尝试外摆经营,戴波强调关键原则即避免与周边商户摊贩冲突,最终选定酒店出入口的停车位作为试点。首个摊位于7月4日启动,首日营收不足7000元,但次日即突破1.5万元,第四日达2.7万元,第六日超3万元,单日营业额已超过中餐厅目前的常态水平。
世纪金源大饭店摆摊菜品戴波说:“这一步是我们走对了”,不仅以星级品质、地摊价格惠及了周边居民,同时也盘活了酒店的闲置资源。酒店餐饮部经理娄先生告诉记者,摆地摊以来,因为人手不够,餐饮部又招聘了4、5个面点师傅,同时员工的收入也将有所提高。
戴波向记者透露,酒店将在后续外摆经营中完善服务短板,计划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群体设置专属休息区并加装防暑凉棚,逐步提升服务规范性,同时将依据每日销售数据和顾客反馈,对菜品进行动态迭代,保留热门品种并更新其他品类,以此增强与市场的连接性,推动酒店服务的加速升级。
“地摊经济”底层逻辑:薄利多销借势引流
“虽然利薄,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引流的效果,实现价值转化,为酒店带来了更多收入,这种模式不仅持续,还要升级”,贵州水投上善酒店分管餐饮的副经理张俊告诉记者。
与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同样致力于“地摊经济”的还有贵州水投上善酒店(以下简称上善酒店),作为一家同样高星级的酒店,自2021年就启动了社群营销服务。据张俊介绍,社群营销服务的初衷源于疫情期间周边居民的实际需求,当时周边写字楼、居民区的老人、儿童家庭面临买菜不便的难题,常有居民询问酒店能否提供打包餐食或生鲜配送,酒店随即通过微信群发起“蔬菜礼包接龙”,以搭配好的生鲜食材包满足社区需求,并逐步扩展至熟食、饮品、时令菜品及节庆礼盒,价格区间在20元到400元不等。
上善酒店的摆摊现场张俊表示,这种模式已经四年了,虽然该业务仅占酒店餐饮总收入的5%-8%,利润率也仅约10%,但张俊认为其核心价值在于品牌推广,“薄利模式让周边数千家庭了解上善的菜品品质,去年因此转化出三四十场宴席预订。”
此外,在2023年,上善酒店还推出了平价的家政服务,100平米全屋玻璃清洁定价98元,日常保洁48到58元/小时,并且无需额外交通费,甚至低于一些家政公司市场定价。张俊透露,去年家政业务接单量超1000单,复购率达70%-80%,该服务既盘活人力资源,也为员工增加提成收入,且与酒店主业无排期冲突。
在成本控制方面,张俊说,酒店依托集团集采优势,食材采购成本低于市场价约10%-15%,使终端售价具备竞争力,例如自制面包价格显著低于市面同类产品。
上善酒店的摆摊现场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总经理戴波认为,星级酒店开展“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即现成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本身就有自助式餐车,里面自带空调和上下水系统,仅需加装防蚊纱窗即可使用,对于2.0升级版的设施,防尘地垫、亚克力防尘盖都是仓库现成的,无需额外采购”。戴波还提到,在人员方面,餐饮部的厨师和厅面员工原来没事干,现在全员投入,既避免人力闲置,又保障了五星级出品标准。“这些资源在经营困难时本是负担,现在反成转型利器”。
据贵阳旅游协会饭店分会会长李杨介绍,贵阳多家高星级酒店都早已开始尝试外摆销售和社区营销,以弥补收入缺口,乌当区的保利温泉酒店虽未做外摆,但平价菜外卖服务长期运行良好;云岩区的能辉酒店不仅外摆销售做得不错,还开设了连锁包子铺;贵州饭店则在北京路和省政府附近使用外摆车销售产品等,李杨说,这些尝试是酒店应对市场变化的直接反应。
李杨告诉记者,酒店行业在疫情后复苏缓慢,经济下行导致整体市场状况不如2019年以前。很多高星级酒店包房上座率从过去的70%-80%骤降至10%-20%。“人工成本开支固定的情况下,若无足够业务,酒店难以为继,因此酒店的转型势在必行,酒店不能再局限于内部营销,需跳出传统框架,开发大众化产品和服务”,李杨说。
同时,李杨认为,“地摊经济、社区营销”是当前热点,它不仅能盘活闲置资源,平衡成本费用,还能帮助酒店扭亏为盈,对高星级酒店来说,目前的转型趋势不是追求高营收,而是确保现金流稳定、控制成本费用,维持酒店的正常运作。但是,他也提醒,尽管价格亲民,但酒店必须保证品质,否则会影响口碑和长期效益。
差异化竞争如何共生共赢?
凭借高质量的服务、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系统化的食材供应链,星级酒店以亲民的价格将优质餐食推上街头,成为“星级地摊”,这让消费者享受到实惠的同时也让酒店突围困境,实现稳步运营。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降维竞争”是否会给传统小摊贩带来生存压力?
记者在贵阳多家星级酒店周边走访发现,多数摊主明确表示当前酒店的外摆业务对其经营影响有限,部分摊主甚至未察觉到竞争压力。在观山湖区世纪金源酒店外摆点附近,一位经营烧土豆的摊主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是移动摊位,而酒店相较固定,双方客群基本不重叠。相隔800米左右的购物中心摊贩更是直言“不知道酒店在摆摊”,且与此同时,贵州饭店外摆车旁的甜品摊主称,酒店主打精致卤味熟食等与摊贩的现烤土豆、芒果糯米饭等小吃形成明显品类差异,暂没有对其生意产生影响。
世纪金源酒店周边摊贩戴波表示,根据政府部门的规划建议,酒店选择在相隔几百米的酒店停车场售卖,就是为了避免和摊贩聚集点发生竞争冲突,同时,周边餐饮市场的体量也足够支撑多元业态共存。
对于“可能挤压小摊贩”的担忧,张俊也认为,餐饮市场具备包容性,“只要产品有特色、质量过硬,市场容量足以支撑多元主体。酒店严控食材品质、高标准的卫生安全原则,可能反而会倒逼餐饮行业加快规范化进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朱丹告诉记者,结合全国范围来看,星级酒店外摆可能会对小摊贩的生存空间造成一定挤压,但这种冲击并非“全面替代”,而是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层与场景分化,本质上是城市消费升级过程中资源再分配的必然现象。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朱丹朱丹认为,酒店外摆业务可聚焦“文化体验+高端服务”,避免与小摊贩直接争夺平价商品市场,这样既提升附加值,又为摊贩拓展客源,溢出效应会激活周边消费生态,比如,石家庄12家酒店外摆带动商圈客流激增40%,证明高端服务溢出能激发区域协同活力。
朱丹认为,这种差异化竞争可以实现“高端品质”与“市井烟火”的共生共赢——前者提升城市文旅的“高端范儿”,后者保留城市的“人情味儿”,共同构成多元、包容的消费生态。“外摆经济体现了高端与烟火气的平衡之道——烟火气是城市人情纽带,而非低端代名词,高端酒店通过空间重构、产品创新和社群运营,可提升亲和力,最终实现从高端场所到文化地标的升级,这一模式有潜力激活消费新场景”。
实习生谭子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肖微
编辑:范洋
责编: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