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平安估值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披露季报,其中本期利润下滑以及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较为显著。以下将对季报各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为负
本季度,平安估值精选混合A和C两类份额的财务指标呈现出一定特点。从数据来看:
主要财务指标 | 平安估值精选混合A | 平安估值精选混合C |
---|---|---|
本期已实现收益 | 742,741.29元 | 677,862.10元 |
本期利润 | -1,579,166.97元 | -1,383,991.96元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 -0.0301 | -0.0260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 60,103,065.75元 | 53,175,940.62元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 1.1189元 | 1.1248元 |
可以看出,本期已实现收益为正,但本期利润却为负,这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可能为负,对整体利润产生了拉低作用。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同样为负,反映出投资者在此期间的收益情况不佳。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则体现了基金当前的资产价值和每份基金的价值。
基金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有差距
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平安估值精选混合A和C在不同时间段内,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存在差异:
阶段 | 平安估值精选混合A | 平安估值精选混合C | ||||||||
---|---|---|---|---|---|---|---|---|---|---|
净值增长率① |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 净值增长率① |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 |
过去三个月 | -1.64% | 0.82% | 2.12% | -3.76% | 0.94% | -1.83% | 0.82% | 2.12% | -3.95% | 0.94% |
过去六个月 | -0.55% | 0.78% | 3.39% | -3.94% | 0.84% | -0.95% | 0.78% | 3.39% | -4.34% | 0.84% |
过去一年 | 17.84% | 1.25% | 15.32% | 2.52% | 1.00% | 16.90% | 1.25% | 15.32% | 1.58% | 1.00% |
过去三年 | -16.15% | 1.28% | -1.06% | -15.09% | 0.83% | -18.14% | 1.28% | -1.06% | -17.08% | 0.83% |
过去五年 | 0.31% | 1.45% | 5.51% | -5.20% | 0.88% | -3.62% | 1.45% | 5.51% | -9.13% | 0.88%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17.24% | 1.43% | 12.08% | 5.16% | 0.88% | 12.48% | 1.43% | 12.08% | 0.40% | 0.88% |
过去三个月和六个月,两类份额净值增长率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显示出短期表现不佳。不过,过去一年、三年、五年及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部分时间段内净值增长率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说明长期来看,基金在某些阶段能跑赢基准,但整体表现存在波动。
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从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来看,两类份额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差异,反映了基金在市场环境变化下的适应能力和投资策略效果。尽管长期有一定收益,但短期波动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
投资策略与运作:维持低仓位应对风险
二季度市场经历关税战冲击后反弹,风险偏好回升,但经济基本面仍存隐忧。本产品在此期间一直维持相对较低的仓位,其中防御性的农业仓位在4月给产品净值提供了稳定作用。基金管理人认为下半年仍需增量政策对冲外部风险,这种策略调整体现了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低仓位运作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但也可能错过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机会。
基金业绩表现:份额净值增长率为负
截至报告期末,平安估值精选混合A基金份额净值1.1189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1.64%;平安估值精选混合C基金份额净值1.1248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1.8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均为2.12%。可见,本季度基金业绩表现不佳,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这与市场环境以及基金投资策略的实施效果相关。投资者需关注基金后续能否调整策略,改善业绩表现。
资产组合情况:权益投资占比高
资产组合分布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如下:
序号 |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1 | 权益投资 | 85,182,017.87 | 73.34 |
其中:股票 | 85,182,017.87 | 73.34 | |
2 | 基金投资 | - | - |
3 | 固定收益投资 | - | - |
其中:债券 | - | - | |
资产支持证券 | - | - | |
4 | 贵金属投资 | - | - |
5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6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
7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30,633,892.48 | 26.37 |
8 | 其他资产 | 337,828.21 | 0.29 |
9 | 合计 | 116,153,738.56 | 100.00 |
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高达73.34%,表明基金主要配置于股票市场,风险相对较高。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26.37%,提供了一定的流动性支持。其他资产占比较小,对整体资产影响不大。权益投资的高占比使得基金业绩对股票市场波动更为敏感,市场下行时可能面临较大损失,市场上行时则有更大获利空间。
港股投资情况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通过港股通交易机制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14,219,347.87元,占净值比例12.55%。港股投资为基金带来了多元化配置,但同时也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港股市场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基金净值,投资者需关注港股市场动态对基金的影响。
股票投资组合:行业集中于地产等
境内股票投资行业分布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显示:
代码 | 行业类别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E | 建筑业 | 4,357,900.00 | 3.85% |
G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55,000.00 | 0.40% |
K | 房地产业 | 19,043,800.00 | 16.81% |
L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09,700.00 | 0.54% |
合计 | 70,962,670.00 | 62.64% |
基金在境内股票投资上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房地产业占比较大,达到16.81%。这种集中投资可能使基金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度较高,行业波动对基金净值影响较大。若房地产行业发展良好,基金有望受益;反之,若行业遇冷,基金业绩可能受挫。
港股通投资股票行业分布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如下:
行业类别 | 公允价值(人民币)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工业 | 132.27 | 0.00 |
地产业 | 14,219,215.60 | 12.55 |
合计 | 14,219,347.87 | 12.55 |
港股通投资股票同样集中于地产业,占净值比例12.55%。结合境内股票投资,地产行业在基金整体股票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地产行业政策、市场动态等因素对基金的影响。
股票投资明细:多只地产股在列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中,包含金地集团、保利发展、绿城中国、贝壳-W等地产相关股票。这些股票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基金净值。地产股受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较大,若相关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基金净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投资者应关注这些股票的基本面变化以及行业趋势。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机构份额大增
项目 | 平安估值精选混合A | 平安估值精选混合C |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53,718,012.87份 | 47,276,525.52份 |
从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来看,报告期内机构投资者于2025年5月7日 - 2025年6月30日期间申购25,912,297.93份,期末持有份额占比25.66%。机构份额的大幅增加,一方面可能反映出机构对基金某些方面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潜在风险。当该机构选择大比例赎回时,可能引发巨额赎回,导致基金面临流动性风险、仓位调整困难,甚至影响基金份额净值,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使基金面临转换运作方式等情形。投资者需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动向对基金的影响。
综合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平安估值精选混合基金面临利润下滑、短期业绩不佳等情况,同时资产配置和份额变动带来一定风险。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基金后续投资策略调整以及市场环境变化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