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评 |双重夹击!诉讼缠身6483万元、三年亏近5亿元,永和智控如何破局求生?
创始人
2025-07-18 13:31:20
0

每经编辑|杜宇    

每经评论员 杜宇

7月17日晚间,永和智控(SZ002795,收盘价5.77元,市值25.72亿元)一纸补充公告把市场惊出一身冷汗:永和智控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连续12个月内新增尚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的涉案金额共计6483.48万元,涉案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10%。其中,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涉案金额为5676.47万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涉案金额为807.01万元。虽然公司强调尚未开庭、尚未结案,损失仍不确定,但金额之大、比例之高,已足够让投资者捏一把汗。

更让市场担忧的是,永和智控的亏损已连续三年扩大:2022年亏2618万元,2023年亏1.56亿元,2024年亏2.97亿元,三年累计“失血”近5亿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继续预亏3000万元至5600万元,公司把原因归结为阀门管件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以及其他业务收入减少却仍要承担较高的折旧和人工成本。亏损惯性一旦形成,诉讼判决若再添新账,本就紧绷的现金流将雪上加霜。

资料显示,永和智控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流体控制设备及器材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笔者认为,公司已被诉讼与亏损双向挤压。要想稳住局面,必须同时在诉讼端与财务端同步动手。诉讼层面,公司不能再以“影响不确定”一笔带过。首先要把所有未决诉讼的案情、金额、进展、可能结果一次性说清,避免市场二次恐慌。对败诉概率高的案件,应主动启动和解谈判。对明显不合理的索赔,则要坚决应诉并适时提出反诉,防止“破窗效应”。

财务层面,“失血”速度必须立刻放缓。公司将2025年上半年预亏归因于阀门管件收入减少、毛利率下滑以及折旧与人工成本刚性,表明现有产能利用率不足、费用压缩空间仍在。下一步,应暂停所有扩产和技改项目,把资本开支压回到维持性水平。诉讼止血、财务造血,两条战线缺一不可。只有把诉讼敞口锁死、亏损速度降下来,永和智控才能避免在双重夹击下越陷越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产业获2项发明专利 7月18日,新产业(300832)发布公告,近日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2项《发明专利证书》。第...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生庆...   第一篇:庆新春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自古至今,梅花总是在新春之际开放。白雪纷飞,梅花...
可持续周讯|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
北疆文化润校园 自信根基筑心... 转自:草原云北疆文化研究在各高校方兴未艾,非遗技艺在大中小学校融入育人场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
关键性证据竟由被告自己提供——... 日前,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白皮书收录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办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