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践悟】
培育高水平产业型干部
朱小军
基层干部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产业培育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处于突出的位置,打造一支高水平产业型干部队伍,能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学习培训。强化学习是促使干部快速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产业型干部的重要途径。开展讲座集训,依托党校(行政学校)干部培训平台,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到基层举办产业主题讲座,开展互动交流,帮助答疑释惑,有效提高干部指导、带领群众发展、壮大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基层产业发展重点,在农林、畜牧、工信、文旅、商务等相关部门抽选业务精良、经验丰富、乐于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产业开发工作的干部分期、分批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推行现身说法,精心挑选产业大户和产业致富户,结合自身实际,传授产业发展经验,畅谈产业发展体会,用身边的人和事带动干部争做助推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组织参观考察,组织干部代表赴产业发展好的地区现场参观、实地取经,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寻找自身差距,增强发展壮大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抓干部交流。通过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举措,为干部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和机遇。对潜力大的年轻后备干部,多形式、多渠道加快培养,促使其尽快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城乡交流,建立健全干部“双向挂职”制度机制,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村社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切实提高干部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选派乡镇干部到部门工作,从而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加强岗位交流,突破岗位局限,实行干部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交流。在注重培养“专一”干部的基础上,积极培养“通才”干部,培养一批基层产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多岗成才”工程,有目的地为干部成长“搭台子”,让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得到锻炼、经受考验、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抓选拔使用。紧紧围绕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这一目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务实型、创新型、发展型、产业型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干部。公开招考,打破条框,在更大范围内公开招考有专业基础、产业特长的人才,把那些真正有决心、有本事推动产业发展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激励带动广大干部研究产业开发、投身产业发展。民主推荐,全面落实灵活多样、务求实效的选人用人制度,严把条件资格审查关、候选人酝酿推荐关、民主选举关和任职承诺关,把那些懂理论、有实践、会管理、善经营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指导、引领产业发展。多方引进,针对基层农林、畜牧、水利、卫健、教育、文旅、管理、营销等方面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创设良好人才环境,打破地域限定和条框束缚,大力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紧缺人才。
抓结对帮带。积极创设良好环境,创新干部培养模式,将那些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确定为“1+1”帮带对象。充分发挥“帮带”干部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等方面的优势,做到帮有责任、带有计划、教有措施,使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从而使他们能较快地提高实战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增强服务发展的本领。
作者为泾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陈德政
下一篇:激发无限创新,让未来照进现实